[法]埃米尔•迪尔凯姆 / 商务印书馆 / 1996年12月01日
《自杀论》是一部社会学经典著作,作者为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该书主要探讨了自杀现象在社会学层面上的原因和影响。迪尔凯姆通过对不同社会群体的自杀率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了自杀与社会结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等方面的密切联系。他认为,自杀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的反映。这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后来的社会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奠基之作。通过《自杀论》,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杀背后的复杂社会因素,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学视角来探讨和解决这一问题。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导言
研究背景
自杀现象在各个社会普遍存在
传统宗教和道德观念对自杀的评价多为负面
科学家和学者开始从科学角度研究自杀
研究目的
揭示自杀背后的社会学原因
建立一套科学的自杀分类体系
为预防和干预自杀提供社会科学依据
第一章:自杀的定义与分类
自杀的定义
将自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而非单纯的个人行为
自杀行为的完成需要满足一定条件
自杀的分类
利他型自杀: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生命
利己型自杀:因个人生活绝望或孤独而选择结束生命
反常型自杀:在过度刺激或不适应社会规范下的反应
第二章:自杀的社会因素分析
社会整合
社会联系紧密程度影响自杀率
家庭、宗教团体的整合有利于预防自杀
社会变迁导致的不稳定可能增加自杀风险
规范性压力
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
当个体面临与社会规范的严重冲突时,可能会采取极端行为
第三章:不同类型自杀的社会根源
利他型自杀的社会根源
军队中的高度纪律和组织可能导致士兵的利他型自杀
某些原始部落中,自杀被视为荣耀的行为
利己型自杀的社会根源
现代生活中的孤独和社会隔离是常见的诱因
经济危机时期,失业和经济困难可能导致个人绝望
反常型自杀的社会根源
社会动荡和变革时期,个体可能经历道德和心理困扰
法律制裁不严厉时,犯罪行为可能减少,反之则可能出现反常型自杀
第四章:自杀的预防与干预
提高社会的整合度
强化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网络
教育公民对社会规范和价值的认同
应对经济与社会变化
提供经济援助和社会服务以减轻经济困境带来的冲击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建立更紧密的社会联系
自杀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更是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研究自杀的社会成因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预防这一复杂现象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