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理查德·塔鲁斯金 /[美]理查德·塔鲁斯金 /
《牛津西方音乐史(卷五)》是由美国学者理查德·塔鲁斯金撰写的一部权威音乐史著作的第五卷,专注于20世纪晚期音乐的深入研究。该系列书籍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记谱法一直到20世纪晚期,每卷都针对不同时期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卷五重点介绍了20世纪后期的音乐现象、风格流派以及重要作曲家和其作品,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一时期音乐发展的机会。本书既适合音乐学专业人士作为研究参考,也适合音乐爱好者作为西方音乐史的入门读物,是了解20世纪晚期西方音乐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20世纪后期音乐的背景与变化
1.1 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关键点一:二战后社会稳定,经济复苏,科技迅速发展,影响音乐多元化和创新实验。
关键点二:冷战时期的美苏意识形态对抗,也反映在艺术和文化上,音乐成为了表达政治立场的一种方式。
关键点三:60年代反主流文化运动,推动音乐风格向更为自由和激进的方向发展。
1.2 音乐产业的变迁
关键点一:唱片业的兴起与衰落,影响了音乐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关键点二:电子媒介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音乐的听众群体和影响力。
第二章:先锋派与实验音乐
2.1 音乐的实验性探索
关键点一:音乐家们开始探索新的音色、节奏和结构,打破传统音乐界限。
关键点二:具体音乐、电子音乐等实验流派的出现,展示了音乐的无限可能性。
2.2 先锋派作曲家的作品
关键点一:凯奇、施托克豪森等作曲家使用随机性和偶然性元素创作音乐。
关键点二:贝里奥、布列兹等采用序列主义和其他高度结构化的作曲技术。
第三章:流行音乐的魅力与影响
3.1 摇滚乐的兴起与发展
关键点一:50年代的摇滚乐如猫王、查克·贝里的音乐影响了后来的音乐风格。
关键点二:披头士、滚石乐队等在60年代达到了流行文化的巅峰。
关键点三:朋克、重金属等流派的兴起,反映了社会的焦虑和反抗情绪。
3.2 灵魂乐与放克的风行
关键点一:马文·盖伊、詹姆斯·布朗等人的音乐对全球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点二:非洲裔美国人的音乐传统与白人流行音乐相融合,产生了多样的流行音乐形式。
第四章:现代歌剧与音乐剧的发展
4.1 歌剧的现代转型
关键点一:布里顿、肖斯塔科维奇等作曲家创作了现代歌剧作品。
关键点二:歌剧内容和社会议题的结合,使得歌剧更加贴近现代观众。
4.2 音乐剧的商业化与全球化
关键点一:《俄克拉荷马!》、《音乐之声》等音乐剧的大受欢迎,标志着音乐剧的商业化成功。
关键点二: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作品如《猫》、《歌剧魅影》,推动了音乐剧的全球普及。
第五章:多元化的世界音乐与跨界合作
5.1 世界音乐的融合与创新
关键点一: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音乐元素进入了西方音乐的主流。
关键点二:音乐家们的跨文化合作,丰富了音乐的多样性。
5.2 跨界的音乐实践
关键点一:古典与流行的跨界,如陈美的跨界小提琴演奏。
关键点二:电影音乐、动画音乐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为音乐家提供了新的创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