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斐迪南·滕尼斯 / 商务印书馆 / 2023年11月01日
《论尼采崇拜》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所著的一本批判性著作,该书以作者成熟的社会学视角,对其青年时代的偶像尼采的生平及全体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滕尼斯在书中赞赏尼采发现了生命、艺术以及真正的智慧作为本原的重要性,但同时也对其后的思想发展提出了批判。这本书不仅是对尼采思想的一次全面梳理和评价,更是一次对其影响的深刻反思。通过阅读《论尼采崇拜》,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尼采的思想精髓,也可以对滕尼斯的社会学视角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位思想家在哲学和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介绍
时代背景:尼采哲学在欧洲的广泛传播与影响。
个人动机:作者对尼采哲学的兴趣及对其崇拜现象的关注。
分析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及其形成原因。
探讨尼采崇拜的起因、表现与影响。
简述尼采的生平经历及其对哲学的影响。
概述尼采的主要著作及其哲学思想的演变。
1.2 研究目的
第二章:尼采的哲学思想
2.1 尼采的生平与著作
2.2 永恒轮回与超人
永恒轮回:尼采对于生命重复循环的宇宙观。
超人:超越现有道德和传统的人的理想形象。
2.3 意志至上与价值重估
意志至上:尼采对于人内在意志力量的强调。
价值重估:重新评价传统价值观,推崇力量与创造力。
欧洲世纪末的焦虑与尼采哲学的传播。
与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的关系。
对于个体存在意义的探寻。
对传统宗教和道德的失望。
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中的体现。
象征派运动与现代表现主义的灵感来源。
生活方式的改变,如素食主义、反宗教等。
精神分析与心理学的尼采式解读。
推动了个体主义和反叛精神的兴起。
对现代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极端个人主义可能导致的孤立与社会分裂。
尼采哲学被纳粹利用,为法西斯主义张目。
回顾全书的论述与探讨。
对未来尼采研究和批判的思路提出建议。
第三章:尼采崇拜的起因
3.1 社会文化背景
3.2 个人精神需求
第四章:尼采崇拜的表现
4.1 文化界的影响
4.2 个人的实践
第五章:尼采崇拜的影响
5.1 正面影响
5.2 负面影响
第六章:结论
6.1 研究回顾
6.2 研究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