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民安 / 山东人民出版社 / 2022年10月01日
《情动、物质与当代性》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学者汪民安的全新力作,深入探索了当代文化的多个层面。这部作品对日常生活中的情感、物质、语言和艺术进行了重新审视,展现了一场打破固定理论框架的文化研究。汪民安教授以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剖析了当代社会中情感与物质的交织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认知模式。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当代文化的深刻反思,也是一次富有启发性的文化探险,对于理解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情动、物质与当代性》,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代文化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情动与主体
1.1 情动的定义
**关键点1**: 情动是一种非理性的、难以预测的情感流动。
**关键点2**: 它超越了个体的自我控制,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1.2 情动与当代文化
**关键点1**: 当代文化中,情动被商业化,成为推动消费和潮流的重要因素。
**关键点2**: 网络空间等新媒体平台为情动的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1.3 情动与主体性
**关键点1**: 情动是主体性形成的一部分,它参与到个体对自我和他者的认知中。
**关键点2**: 情动的流动性挑战了传统稳固的主体性概念。
第二章:物质文化与当代生活
2.1 物质的转向
**关键点1**: 当代社会从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物质的符号价值日益凸显。
**关键点2**: 物质不再仅仅是满足实用需求的工具,而是成为身份和品味的象征。
2.2 当代物质文化的特点
**关键点1**: 当代物质文化具有瞬息万变、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特点。
**关键点2**: 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得物质产品更加丰富多彩。
2.3 物质与个体经验
**关键点1**: 物质参与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关系中,影响情感和认同。
**关键点2**: 个体通过物质消费来构建自我形象和社会地位。
第三章:当代性的多重面貌
3.1 时间与空间的压缩
**关键点1**: 当代社会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变得更加紧凑,全球化加速了这一过程。
**关键点2**: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距离感变得越来越模糊。
3.2 文化的混杂性
**关键点1**: 不同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相互交流融合,形成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关键点2**: 当代文化呈现出跨文化、跨地域的特征。
3.3 当代社会的风险性
**关键点1**: 风险社会理论指出,当代社会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危险。
**关键点2**: 这种风险性要求个体更加警觉,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反思和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