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涛、陈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年11月01日
《图说敦煌二五四窟》一书由陈海涛与陈琦共同撰写,深入探索了敦煌莫高窟这座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库藏。此书聚焦于莫高窟中的二五四窟,该窟是众多保存完好的洞窟之一,见证了自北凉至元代千余年间佛教石窟艺术的辉煌成就。书中以生动的图文方式,详细展示了二五四窟内的壁画与彩塑,这些作品不仅艺术价值极高,而且为研究古代宗教、文化和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此外,该书也提及了张大千、常书鸿、董希等历史名人与敦煌莫高窟的深厚渊源,进一步丰富了书籍的内涵与价值。对于热爱艺术、历史与文化的读者来说,《图说敦煌二五四窟》无疑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敦煌石窟概述
关键点1:敦煌石窟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关键点2:石窟群始建于公元366年,跨越多个朝代,具有丰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2 二五四窟的重要性
关键点1:二五四窟为敦煌石窟中的代表性洞窟之一。
关键点2:洞窟内的壁画和雕塑展示了北魏至宋期间的艺术风格演变。
第二章:二五四窟的建造与历史
2.1 建造背景
关键点1:二五四窟建于北魏时期,与当时的政治、宗教环境密切相关。
关键点2:窟内供养人像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和社会结构。
2.2 历史沿革
关键点1:经历了北周、隋唐、五代至宋等多个朝代的修缮与增建。
关键点2:近现代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使二五四窟得到了妥善保护。
第三章:二五四窟的艺术特色
3.1 壁画艺术
关键点1:壁画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佛教故事、天宫仙女、飞天等题材。
关键点2:绘画技法高超,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体现了当时的绘画风格。
3.2 雕塑艺术
关键点1:中心塔柱上的佛像庄严慈祥,表现了佛教艺术的神圣与崇高。
关键点2:菩萨、罗汉等造像细腻传神,展现了雕刻家的精湛技艺。
第四章:二五四窟的文化意义
4.1 宗教文化
关键点1:窟内的宗教图像和仪式场景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状况。
关键点2:作为佛教圣地,对周边地区及更远地区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影响。
4.2 艺术传播
关键点1:二五四窟的艺术作品对后世石窟艺术的创作产生了示范效应。
关键点2: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对研究中国古代艺术史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第五章:现代视角下的二五四窟
5.1 科研与保护
关键点1: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得洞窟研究更为深入细致。
关键点2:保护工作日益规范化,保证了石窟的长期稳定性。
5.2 旅游与推广
关键点1:作为旅游景点,二五四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关键点2:通过展览、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推广敦煌文化,增强公众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