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方薰 著、杨亮 编译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2019年03月01日
《山静居画论》是清代画家方薰的晚年著作,成书于1780年前后。该书采用随感式杂录形式,没有明确的体例,但内容却极具深度和见解。全书共两卷,以随笔的形式阐述了方薰对绘画艺术的独到见解和体会,包括绘画的技法、构图、用笔等方面,同时也涉及了对自然、人生、艺术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悟。杨亮对原著进行了编译,使得这部古代画论更易于现代读者理解和欣赏。《山静居画论》不仅是一部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绘画理论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人生哲理的文化瑰宝,对于喜欢绘画和艺术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魅力,也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和启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画论初衷
兴趣所在:作者方薰对绘画艺术的深厚情感与独到见解。
分享交流:通过写作画论,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探讨绘画之理。
1.2 绘画的功能与社会责任
审美愉悦:绘画提供视觉享受,增添生活情趣。
教化作用:艺术作品应具教化功能,启迪心智。
第二章:画家修养
2.1 品德为先
人格魅力:画家品格高尚是作品脱俗的关键。
文化底蕴:深厚的学识修养是提升绘画技艺的基石。
2.2 勤奋与实践
笔耕不辍:勤练不辍,熟能生巧。
师法自然:观照自然,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第三章:笔墨技法
3.1 用笔之道
骨法与气韵:探讨用笔的骨架与精神状态的表现。
变化与创新:笔法应灵活多变,追求个性化表达。
3.2 用墨之法
浓淡相宜:墨色层次的丰富性是画面的关键。
墨分五彩:墨色的深浅变化表现丰富的色彩感。
第四章:构图布局
4.1 疏密有致
空间的平衡:构图要有疏有密,保持节奏感。
留白的艺术:合理利用空白,增强作品的空灵感。
4.2 景物配置
虚实相生:通过景物的前后配置,创造立体感。
意境营造:通过布局传达画家的情意和主题思想。
第五章:题材选择与创新
5.1 传统与现代结合
继承与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时代的烙印:作品要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特色。
5.2 个人风格的形成
独特的视角:画家要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不断探索:勇于尝试新的技法和题材,追求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