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节 / 东方出版中心 / 2020年09月01日
《亲临存在与自在起来》一书深入探讨了海德格尔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Dasein(亲在)和Ereignis(自在起来)。作者王庆节将这两个关键词相互关联,揭示了它们在海德格尔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Dasein代表着人的存在方式,强调人的主体性和生存体验;而Ereignis则指向一种更为本源的存在状态,体现了存在的自行发生和自行揭示。本书通过精辟的分析和解读,展现了海德格尔思想的深邃与魅力,为读者提供了一条理解这一哲学巨匠思想的新路径。对于对海德格尔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海德格尔的思想背景
1.1 弗莱堡时期
现象学的影响:胡塞尔的现象学对早期海德格尔有深远影响。
宗教根源:海德格尔的哲学思考与其天主教信仰背景紧密相关。
1.2 马堡时期
新康德主义:海德格尔在马堡时期受到新康德主义者如赫尔曼·柯亨的影响。
存在论转向:此时期他开始发展出一种新的存在论形而上学。
1.3 《存在与时间》的出版
存在问题的提出: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第二章:存在的意义
2.1 存在概念的澄清
传统哲学的误解:海德格尔试图指出传统哲学中对存在的误解。
存在的先验性:他提出存在并非经验给予的,而是需要先验地把握。
2.2 时间性与历史性
存在的绽出:存在的理解是在时间性的框架内展现的。
历史性的生命:人的存在本质上具有历史性。
第三章:存在与此在
3.1 此在的定义
在世存在:此在是被抛入这个世界中的,它在世界之中存在。
操心结构:此在的日常状态可以描述为一种“操心”的结构。
3.2 在世操心的具体化
现身情态:此在的基本情绪对其在世界中的态度有所揭示。
沉沦与被抛:此在往往沉沦在日常的平均状态中,忽视了自身的可能性。
第四章:哲学的实践维度
4.1 哲学作为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一体:海德格尔认为哲学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活动,更是一种实践。
真理的理解:真理不是陈述的正确性,而是存在的开显和解蔽。
4.2 技术时代的危机
技术的本质:海德格尔批判现代技术,认为它威胁到了存在的本质。
诗意的栖居:他提出人应当追求一种诗意的、非技术化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