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罗伯特·赖特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0年08月01日
《洞见》是一本由美国作家罗伯特·赖特所著的书籍,旨在从科学和哲学的角度揭示人类的认知真相。本书被誉为《为什么佛学是真的》简体中文版,首次出版即备受关注。樊登博士强烈推荐,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为其作序解读。此外,查理·芒格家族财富管理者、被誉为“巴菲特接班人”的李录也与本书有着不解之缘。 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将科学与哲学相结合,探讨了人类认知的本质,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固有认知。作者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思维的盲点和误区,引导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认知科学的著作,更是一部启迪人心的哲学作品,有助于读者提高自我认知和思考能力,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现实世界。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1章:科学视角下的意识
1.1 意识的科学研究
定义:意识是主观的体验,如感觉、思考、情感等。
研究方法:通过脑成像技术如fMRI探索大脑活动与意识的关系。
挑战:意识的难以量化和直接观察的特性。
1.2 意识的哲学问题
难题:如何解释物质(大脑)如何产生非物质(意识)的现象。
二元论:主张心灵和身体是两种不同的实体。
物理主义:认为意识是大脑的物理过程。
第2章:进化中的意识
2.1 意识的进化优势
适应性:意识可能帮助早期人类更好地处理社会互动和环境变化。
决策:提供了评估选择和执行决策的能力。
2.2 意识的起源
早期生命:意识可能是逐渐从简单的感觉和反射发展而来。
动物意识:探讨其他动物是否也具有意识。
第3章:意识的神经基础
3.1 大脑与意识
关键区域:大脑的前额叶和顶叶在意识体验中扮演重要角色。
神经网络:意识可能是多个不同脑区协同工作的结果。
3.2 意识的物质基础
神经元与突触: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可能是意识体验的物质基础。
神经可塑性:意识体验可以改变大脑结构。
第4章:意识的哲学探讨
4.1 自由意志与意识
决定论:所有事件包括人的行为都是由先前的事件所决定的。
兼容主义:自由意志可以与决定论共存,因为意识的体验是主观的。
4.2 意识的本质
自我:探讨自我意识的概念及其在意识体验中的作用。
主观性:意识的主观体验是理解意识本质的关键。
第5章:文化与意识
5.1 文化对意识的影响
信仰与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信仰影响个体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社会互动:意识体验也在人际交往中得到塑造和影响。
5.2 意识的文化表达
艺术与文学: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反映了对意识的深入探索。
科学与宗教:不同学科对意识的解释和理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