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远 /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11月01日
《王阳明:心学的力量》一书源于明史学者方志远教授与《百家讲坛》的合作节目,深入剖析了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书中,方志远教授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将王阳明复杂而深邃的心学思想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出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这一哲学体系。该书不仅揭示了王阳明心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还探讨了其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指南。对于对王阳明及其心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更是一部能够启迪心灵、引领人生的智慧之书。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王阳明生平与思想背景
1.1 早年经历与教育
童年教育:王阳明自小接受儒家经典教育,性格顽皮且好思考。
科举之路:几次科举未中,对程朱理学产生怀疑。
1.2 成圣理想与实践
立志成圣:青年时期立下成为圣贤之志。
知行合一: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
1.3 西南边地与龙场悟道
贬谪生涯: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
龙场悟道:在龙场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第二章:心学核心理念
2.1 心即理
心学根本:心与天理是一致的,不需外求。
良知说:每个人都有天生的良知,是判断是非的准则。
2.2 致良知
内省修行:通过内省来发现并彰显本心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与行的统一,良知指导行为。
2.3 无善无恶心之体
性善论: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关键在于修养。
为善去恶:修养的目的在于去除心中的恶念,培养善行。
第三章:心学的功夫与方法
3.1 静坐体悟
冥想实践:静坐冥想以体悟心学的真谛。
主一无适:专注于一事,心无旁骛。
3.2 事上磨炼
实践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性和能力。
勇敢无畏: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3.3 省察克治
自我反省:定期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克制私欲:克服私欲,回归本心的纯净。
第四章:心学的传承与发展
4.1 王门四句教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理解差异:四句教在王阳明弟子中存在不同解读。
4.2 心学的后世影响
儒学新解:为儒家学说提供了新的诠释和发展方向。
社会与政治:心学影响了后世的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