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普鸣(Michael Puett)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20年01月01日
《成神》一书由美国学者普鸣所著,深入探讨早期中国的宇宙论、祭祀与自我神化。书中指出,中西文化存在的根本性差异是众多西方中国研究者长期关注的议题。普鸣通过对中国古代宇宙观、宗教仪式和自我神化现象的研究,揭示了中国文化中一元性、连续性、原始性与超越性的独特表现。此书不仅为读者展示了中国古代思想的丰富内涵,还有助于我们从中西文化的对比中,更深入地理解两种文明的本质差异。对于希望拓宽文化视野、增进对中西文明理解的读者来说,《成神》无疑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介绍了本书的研究背景与目的,即探讨早期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宇宙观及对神性的追求。
阐述了作者采用的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学、考古学与宗教学等。
概述了全书的结构框架和各章节的主要议题。
第二章:早期中国的宇宙论
小节:宇宙的起源与结构
叙述了古代中国对宇宙起源的不同理解和神话传说。
解释了“天道”和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在宇宙结构中的作用机制。
小节:天人关系与道德秩序
探讨了天人相感、天人合一思想在早期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分析了宇宙论如何影响并塑造了古代中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
第三章:祭祀仪式与社会实践
小节:祭祀的本质与意义
详细讨论了祭祀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分析了祭祀仪式如何在维系社会等级、强化权力中心方面发挥作用。
小节:祭祀实践的变化与发展
考察了祭祀实践活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
论述了民间祭仪与国家祭祀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四章:从凡人到神圣
小节:自我修炼的神圣之路
描述了古代中国士人通过修身养性、内炼丹术等方式追求超凡脱俗的过程。
分析了道家和儒家在这一过程中的不同理念和实践。
小节:神圣权威的形成与表现
讨论了神圣权威如何通过祭祀仪式、符箓咒语等手段得以体现和传播。
阐述了个体如何在获得某种神性后对社会产生影响,甚至成为神明。
第五章:结论
关键点:
回顾并总结了全书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展望了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和发展方向,如跨文化比较、数字化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