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侯世达 / 中信出版社 / 2019年01月01日
《我是个怪圈》一书由美国学者侯世达撰写,深入探讨了关于自我、意识、灵魂与自由的诸多哲学难题。书中提出了“我”从何而来的问题,思考了意识的本质,以及自由意志是否仅为一种幻象。此外,作者还挑战了传统观念中人与人之间绝对分离的看法,对死亡是否意味着终结进行了反思。整部作品旨在理解自我与物质世界的关系,探寻“我”在宇宙中的位置。通过一系列深刻而引人入胜的论述,侯世达引导读者走向自我认知的边界,启发人们重新思考生命、心灵与存在的意义。这本书不仅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探讨,更是一次关于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刻思考之旅。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我是什么?
小节1:对自我意识的新探索
关键点1:侯世达提出,人的自我意识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一种动态的、自我指涉的过程。
关键点2:探讨了“怪圈”概念,即一种自我包含且自我生产的结构,用以描述人类的思维特性。
小节2:思维的涌现与反馈
关键点1:分析了意识如何从大脑复杂的神经网络中涌现出来。
关键点2:讨论了反馈机制在思维和认知中的作用。
第二章:生命的怪圈
小节1:生命的定义与怪圈
关键点1:提出了生命作为一种自我复制的怪圈的概念。
关键点2:探讨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与怪圈特性的关系。
小节2:进化与意识
关键点1:分析了进化论在理解生命复杂性中的作用。
关键点2:讨论了意识作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高级产物的可能性。
第三章:意识的悖论
小节1:自由意志的困惑
关键点1:探讨了自由意志存在的悖论以及它与决定论之间的关系。
关键点2:分析了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小节2:意识的本质
关键点1:讨论了意识体验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
关键点2:分析了意识是否为物质世界的副现象。
第四章:我与我们
小节1: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关键点1:探讨了个体如何在集体和社会中找到自我定位。
关键点2:分析了社会和文化对个人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小节2:共通性与怪圈
关键点1:讨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和经验如何形成共享的“我们”的感觉。
关键点2:分析了怪圈概念在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应用。
第五章:怪圈的终结?
小节1:死亡的意义
关键点1:探讨了死亡对个体意识的影响。
关键点2:分析了生与死的哲学思考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此的影响。
小节2:超越怪圈的可能性
关键点1:讨论了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意识超越。
关键点2: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人类对自身理解的潜在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