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嗣涔 / 三采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 2018年10月05日
"靈界的科學"是由台灣科學家李嗣涔博士撰寫,他通過25年的科學實證研究,提出了複數時空和量子心靈模型,來探索宇宙的真實本質。這本書突破了科學的疆界,揭示了神祕的「靈界」的存在,並用科學的方法證實了神、佛等的存在。李嗣涔博士的研究和發現,為我們認識宇宙和生命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思路。這本書不僅是對於科學和靈性領域的突破,更是對於人類認知的挑戰和擴展。如果你對於科學、靈性、宇宙和生命的探索感興趣,這本書將會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閱讀體驗。它將帶領你走進一個充滿神祕和奇妙的靈界世界,挑戰你對於現實的認知和理解。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科學與靈性
1.1 科學的局限性
科學的對象:物質世界,無法完全解釋精神現象。
科學方法的限制:基於觀察和實驗,對於不可見或主觀的靈性體驗難以量化。
1.2 靈性的探索
靈性定義:人對超自然、内在自我的感知與追求。
靈性研究的必要性:理解人類意識的本源以及心靈與物質的關係。
第二章:複數時空理論
2.1 時間與空間的多元性
時間的概念:不僅是線性的,或有可能是多維的。
空間的多重性:除了三維空間,可能存在其他維度。
2.2 時空的量子性質
量子糾纏:顯示了物質粒子間超越時空的聯繫。
量子意識:提出意識可能在量子層級上操作。
第三章:靈界的基本原理
3.1 靈質與靈魂
靈質概念:構成靈界的基本粒子或能量單位。
靈魂的存在:靈魂可能是更高維度物體在三维世界的投影。
3.2 靈界的結構
多層次結構:靈界可能有不同的層次或境界。
靈界的法則:靈界中可能存在獨立於物理世界的規則。
第四章:量子心靈模型
4.1 心靈與物質的關係
雙重形態:心靈可能同時存在於物質和量子世界中。
心靈的作用機制:心靈對物質世界的影響可能是通過量子效應實現的。
4.2 心靈成長與進化
意識的提升:靈性成長的可能途徑,增加對自身和外界世界的感知。
靈性進化:人類可能正朝著更高的靈性狀態演化。
第五章:實證研究與應用
5.1 實證研究方法
科學實驗設計:科學方法與靈性現象的結合。
個案研究:通過個人經驗來研究靈性事件。
5.2 靈性技術的應用
靈性療癒:利用靈性原理進行健康恢復。
靈性教育:培養 灵性認知和能力的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