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廷·内夫(Kristin Neff) / 中信出版社 / 2017年07月01日
《自我关怀的力量》一书由克里斯廷·内夫撰写,深入探讨了自我关怀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书中指出,尽管我们往往擅长关怀、包容和理解他人,却常常忽视了对自己的同等对待。在高压的现代社会环境下,自我关怀成为了一种稀缺的心理能力。由于自尊和自我批评在主流观念中的地位,人们在善待他人的同时,往往忘记了自我关怀的重要性。这本书提醒我们,要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学会善待自己,从而在面对挑战和压力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衡和力量。通过阅读《自我关怀的力量》,读者可以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自我关怀,进而提升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自我关怀的定义
1.1 自我关怀的核心理念
定义:自我关怀意味着以一颗开放而温柔的心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重要性:有助于建立内在平衡,提升情绪韧性,增强应对逆境的能力。
1.2 自我关怀的误区
误区一:自我关怀等同于自我放纵。
实际情况下,真正的自我关怀是平衡的,包括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和对自己的善意。
误区二:只有成功者才配得上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与成就大小无关。
第二章:自我关怀的科学基础
2.1 自尊与自我关怀的区别
自尊:常常与自我评价相关联,可能受到社会比较和外在标准的严重影响。
自我关怀:则是一种内在过程,关注于情感上的自我支持和理解。
2.2 自我关怀的心理益处
减少焦虑和抑郁:通过提供情感上的缓冲,自我关怀能有效缓解负面情绪。
提高幸福感:自我关怀有助于个体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提升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第三章:实践自我关怀的策略
3.1 日常的自我关怀惯例
身体层面:如定期锻炼、保持充足的睡眠、健康饮食。
心理层面:通过冥想、感恩练习等方式维护心理健康。
3.2 面对挑战的自我关怀方法
正念:学会在压力情境中保持正念,不对自我进行严苛评判。
自我同情:面对挫折时,用友善和理解的方式来对待自己。
自我关怀可以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帮助儿童和成年人培养内在力量。
在工作环境中推广自我关怀,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整体福祉。
媒体应倡导更健康的自我形象,鼓励公众追求本质而非表面的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需要个体承认并接受所有方面的自己,包括光明面和阴暗面。
自我关怀不是终点,而是不断学习、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起点。
第四章:自我关怀的社会影响
4.1 教育和培训
4.2 工作场所的应用
4.3 社交媒体的影响
第五章:走向深入的自我的旅程
5.1 认识并接受全部的自己
5.2 自我的持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