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罗·萨特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4年09月01日
《存在与虚无》是由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于1943年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作品。在这部书中,萨特提出了他独特的哲学观点,强调了人的存在是自为的,并具有超越的特性。他认为,人类不仅仅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更是通过自己的意识、选择和行为来定义自己的存在。此外,他也探讨了自由、责任和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等核心哲学问题,对于当代哲学和人文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作品是萨特哲学思想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他赢得了国际声誉,更成为了20世纪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通过阅读《存在与虚无》,读者可以深入了解萨特的哲学思想,以及他对人类存在和自由的独到见解,从而启迪自己的思考和人生观。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部分:现象学本体论
第一章:现象的现象
现象与实在
现象是显现出来的存在,而非隐藏的本质。
实在性通过现象表现,无需假定超越现象的实在。
意识的意向性
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即意向性结构。
意向活动(noesis)与意向对象(noema)相互关联。
第二章: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
自在的存在
非反思的、无动于衷的存在状态。
不能通过内在否定获得意义。
自为的存在
通过自我反思和自由选择实现的存在。
永远寻求超越其当下状态的存在。
第三章:存在与虚无的基础
虚无的引入
虚无并非存在的对立面,而是存在的原始条件。
自为的虚无化是对存在的揭示。
价值的起源
价值的产生来源于自为的选择和行为。
价值因而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价值。
第二部分:超越性与自由
第四章:作为自由的人
人的超越性
人生存的本质在于不断地超越自身。
超越性的基本表现在于对未来的筹划。
自由与选择
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可剥夺的。
选择是自由的体现,承担责任是实现自由的方式。
第五章:意识与时间性
时间的流变
时间不是先验的,而是在意识中构成的。
时间的三维度(过去、现在、未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超越时间的存在
通过意识的纯粹反思超越时间的流逝。
自由选择在时间的流逝中实现永恒。
第三部分:他人与我
第六章:他人问题
他者意识的涌现
他人并非我的对象,而是另一个主体。
与他人相遇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
为他人的存在
我为我是为他人的存在所证明的。
他人的目光是对我的自由的一种限制和挑战。
第七章:共在与集体性自我
我与他人之间的基本关系
基本关系是冲突和共在的矛盾统一。
相互承认和相互尊重是解决冲突的可能途径。
群体与个人
集体性自我是个体与群体的辩证统一。
个人在群体中寻求实现自己的自由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