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金在权 / 商务印书馆 / 2015年06月01日
《物理世界中的心灵》是由美国心灵哲学大家金在权所著,深入探讨了心灵形而上学的核心议题,特别是心身问题、心理因果性及还原论问题。金在权主张,在维护心理因果性的同时,物理主义者必须寻求解决心身问题的新路径。本书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案例分析,为理解心理现象在物理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金在权的观点对于推动心灵哲学与物理学的对话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思考人类心灵的本质和未来提供了新的启示。这本书是心灵哲学领域的重要著作,对于哲学爱好者和专业研究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心身问题的提出
背景介绍:心身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哲学探讨的核心之一。
问题定义:探讨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研究的重要性:关系到的不仅是哲学,还包括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
1.2 心身问题的历史沿革
古代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已开始涉足心灵与身体的问题。
近代哲学: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成为争论的焦点。
现代哲学:多种理论如行为主义、同一论和功能主义相继提出。
第二章:物理主义与心身问题
2.1 物理主义的概述
定义:所有存在的事物最终都是物理的,可以用物理术语来解释。
立场:心灵现象最终可以归结为物理现象。
2.2 心身同一论
观点:心理状态就是大脑的物理状态。
挑战:如何解释心身之间的主观与客观的鸿沟。
2.3 取消主义
论点:心灵现象不存在,应当被取消或还原为物理现象。
争议:忽略了意识等心灵现象的独特性。
2.4 功能主义
定义:心灵状态由其功能角色来决定,而非其物理实现。
优势:能够较好地处理意识在不同系统中的可实现性。
第三章:心身交互作用
3.1 交互作用难题
问题:如果心身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实体,它们如何能够相互作用?
经典例子:笛卡尔的松果腺理论。
3.2 随附性与因果关系
随附性:心灵现象伴随着物理现象发生,但不直接导致后者。
心理因果性:心理事件是否具有引起物理事件的能力。
3.3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
问题提出:人类的行为是由自由意志决定还是完全由物理定律所决定?
相容论**与**不相容论:对此问题的两种哲学立场。
第四章:心灵的量子力学解释
4.1 量子心灵理论的提出
动机:探索量子力学是否能够为理解心灵提供新的视角。
争议:量子效应如何在宏观层面上影响心灵。
4.2 微观与宏观的连结
问题:微观的量子涨落是否能在心灵层面产生可观测的效果。
实验:如双缝干涉实验,探讨量子相干性与意识的关系。
4.3 未知领域与挑战
开放性:量子力学与心灵哲学的交叉领域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方法论批判:对量子心灵理论的实证可行性提出质疑。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5.1 当代心身问题的多元性
多样性:当前理论提供了对心身问题多种可能的解释。
一致性:尽管存在分歧,但多数理论都倾向于物理主义立场。
5.2 未来的研究方向
跨学科合作:促进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物理学等领域的对话。
意识研究:作为心身问题的关键部分,意识的科学研究将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