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 上海三联书店 / 2014年08月01日
《李叔同说佛》摘要: 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佛学思想精华汇编,收录其一生开示佛徒的珍贵讲稿以及晚年整理的处世格言。书中内容忠实体现了弘一法师深厚的佛学修养和独特思想体系:他以华严思想为境界,四分律为行为规范,最终导归净土,修成正果。弘一法师平生注重实践佛法,以身作则,为后世佛徒树立了楷模。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深入领悟弘一法师的佛学真谛,从而在修行道路上获得启迪和指引,实现内心的净化与提升。此外,书中文字简洁明了,富含哲理,不仅是佛教徒的宝贵读物,亦可供广大读者品味人生、修养心性之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佛教基本理念
1.1 四大皆空
无我:世间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无常:一切现象都在不断变化中,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
苦:生命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因果报应:行为必有后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2 因果律与业力
因果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
业力:个人行为的积累,决定未来的果报。
第二章:佛教修行与生活
2.1 五戒与十善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身三(不杀、不盗、不淫)口四(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意三(不贪、不嗔、不痴)。
2.2 内省与慈悲
内省:时刻检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去除杂念,保持内心的清净。
慈悲:对所有众生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减少自我中心的行为。
第三章:佛教的人生哲学
3.1 人生苦谛
生老病死:生命的必然过程,是苦的基本表现。
爱别离:无法永久拥有所爱的人和物。
3.2 无常与解脱
接受无常:认识到变化是生活的本质,从而减少执着。
追求解脱:通过修行达到涅槃,超越轮回和生死。
第四章:佛教艺术与文化
4.1 佛教音乐与美术
赞歌与经文:音乐是表达对佛的敬仰和赞颂。
佛像与壁画:美术作品传达佛教的教义和精神。
4.2 佛教文学
经典翻译:将佛教教义翻译成各种语言,普及智慧。
诗歌与偈语:通过诗词的形式表达佛教哲理,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