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利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年12月01日
《社会性动物》是一本极具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著作,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作者埃利奥特·阿伦森通过深入的研究和精准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在社交行为中的种种奥秘。本书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社会影响、认知失调、从众行为等核心概念,深刻剖析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动机和行为模式。通过阅读《社会性动物》,读者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还能学会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去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这本书既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和研究者,也适合对人际交往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心理学杰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定义:研究个体如何受到他人影响,以及个体如何影响他人的科学。
核心问题:个体行为如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们如何构建和维持这些环境。
1.2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研究因果关系。
观察法: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研究自然发生的行为。
调查法:收集大量参与者的信息以发现模式。
1.3 社会心理学的七大原理
社会影响:人们如何被他人影响,包括从众、服从和社会标准。
认知一致性:当人们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一致时,他们会经历心理不适,并寻求减少这种不适的方式。
社会比较: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成就和价值。
自我概念:我们的自我感知和自我评价。
社会认同:我们对所属群体及其利益的认同。
归属感与亲密感:人类对归属和亲密关系的需求。
合作与竞争:人类社会互动中的基本二元性。
第2章:方法论与伦理
2.1 实验设计与控制变量
自变量与因变量:区分引起变化的变量(自变量)和被引起变化的变量(因变量)。
控制变量: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控制所有可能影响因变量的无关变量。
2.2 随机分配的重要性
目的:确保每个实验组在开始时有相似的特征,以便更准确地归因结果。
2.3 伦理原则
知情同意:参与者必须被告知研究的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欺骗:仅在无法用其他方法获得有效结果时使用,并在之后提供充分的解释。
私密性与匿名性:保护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和数据不被泄露。
第3章:社会认知
3.1 归因理论
内在与外在归因:个体倾向于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特质(性格),而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因素(情境)。
基率忽视:人们在归因时常忽视普遍性信息。
3.2 自我确认偏误
现象: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或记住信息以确认先前的信念或假设。
3.3 启发式和偏见
代表性启发式:基于事物与特定类别的“相似度”来判断其属于该类别的概率。
可得性启发式:根据容易回忆到的信息来评估事件的频率或可能性。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