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纪元、晏玉荣 整理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8月01日
《形而上学》讲演录是余纪元老师在山东大学的一系列演讲的精华整理,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念,包括其对于存在、本质、形式和物质等核心概念的独到见解。此书不仅涵盖了《形而上学》这部古典哲学著作的全部重要内容,而且通过余纪元老师的讲解,使得这些古老而深奥的哲学思想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近。对于热爱哲学、尤其是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宝贵的参考和学习资料,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更激发了人们对于形而上学这一哲学领域的思考和探索。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形而上学的起源与定义
1.1 起源背景
古希腊哲学:形而上学起源于对自然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早期哲学家如泰勒斯试图解释万物的本源。
亚里士多德的贡献: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形而上学”这一术语,并将其作为哲学的核心分支之一。
1.2 形而上学的定义
存在与本质的研究: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及其普遍属性,探讨事物的本质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超越经验的学问:它超越感官经验,探究那些只能通过理性推理来把握的实体。
第二章:存在论
2.1 存在的分类
实在与偶然:区分实存的事物(必有原因)和偶然出现的事物(可能无原因)。
必然与可能:必然存在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事物,可能存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存在的事物。
2.2 核心问题
存在问题:为什么有东西存在而不是什么都不存在?
本原问题:存在的第一因或者最终本原是什么?
第三章:本体论
3.1 本体的概念
共性抽象:本体是从现实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相,是思维的产物而非感官的对象。
柏拉图的理念论:理念是真实的本体,现实事物只是其不完美的摹本。
3.2 分类及关系
普遍与特殊:本体可分为普遍本体(如人、善)和特殊本体(如苏格拉底、某个具体的善行)。
种属关系:本体之间存在种属关系,种包含属,属又包含个体。
第四章:神学
4.1 神的概念
终极原因:神作为宇宙万物的终极原因,是所有存在的最终解释。
至善与至美:在许多宗教传统中,神被看作是至善与至美的象征和源泉。
4.2 证明神的存在的尝试
目的论证明:宇宙的秩序和美丽似乎指向一个设计者。
宇宙论证明:每一个存在都有其原因,这样的因果链必定有一个第一因,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