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伦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4年08月01日
《存在与时间》释义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张汝伦对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哲学著作《存在与时间》的深入解读。原著作为一部开创性的作品,引发了广泛的阅读、讨论和争论。在张汝伦的释义中,他精准地捕捉到了原著的核心思想,以其深厚的哲学功底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解读路径。这部释义作品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存在与时间》的复杂内容,还展现了张汝伦教授对哲学思想的深刻洞见。对于哲学爱好者、学者以及那些希望深入了解20世纪哲学思想的人来说,这部释义作品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存在的意义
1.1 存在问题的提出
传统哲学对存在的误解:将存在当作一种抽象的普遍性质。
存在问题的紧迫性:存在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理解和领会我们自身存在的关键。
1.2 存在与现象学
现象学的定义:现象学是回到事情本身,以显现的现象来揭示存在的意义。
对现象的理解:现象不是事物背后的本质,而是事物向我们显现的方式。
1.3 存在论的区别
存在论区分:区分存在者(存在物)和存在(Being)。
存在者的多样性:存在者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的等。
存在的统一性:尽管存在者多样,但它们都有共同的“存在”这个特性。
第二章:时间的概念
2.1 时间作为存在的基本条件
存在的视域:存在的理解和领会是在时间中展开的。
时间的先验性:时间是理解存在的前提,而不是经验的产物。
2.2 时间性的分析
将来的优先性:在海德格尔看来,将来是时间性的核心。
过去与现在的地位:过去和现在是基于将来而被理解的。
2.3 时间与历史
历史性:人是历史性的存在,历史是人的存在方式。
对历史的理解: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件,更是未来可能性的基础。
第三章:存在与时间的关系
3.1 存在的时态性
存在的时态特征:存在不是静态的,而是在时间中不断展开的过程。
存在的时间结构:存在有时间上的三维性:将来、过去和现在。
3.2 时间中的决断
自由与决断:个体在时间中的决断体现了存在的自由本质。
日常生活的决断: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选择其实都是基于更深层次的、非日常性的基础决断。
3.3 时间的超越性
超越性概念:存在在时间中向超越性开放,即向可能性开放。
超越性与此在:存在通过此在的时间性体验到其超越性,此在是存在的时间性和超越性的交汇点。
第四章:存在的遗忘与超越论形而上学的批判
4.1 对存在的遗忘
存在的历史遗忘:在现代社会,存在经常被理解为存在者而忽视了存在的原初意义。
形而上学的偏见:形而上学倾向于将存在当作最高或最普遍的类别加以把握,从而忽视了存在的其他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