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约翰·麦克道威尔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4年08月01日
《心灵与世界(新译本)》是由美国哲学家约翰·麦克道威尔所著,旨在解决心灵如何与世界相关联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经验思维如何具有经验内容。本书通过深入分析近现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揭示了各种哲学观点的缺陷和局限性。麦克道威尔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试图消解传统哲学中的二元对立,建立了心灵与世界、思维与经验的紧密联系。本书对于理解人类认知的本质、推动哲学思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哲学经典著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思考哲学基本问题,拓展哲学视野,获得新的思考和启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心灵与世界的概念
1.1 心灵的定义
主观经验:心灵现象通常指我们的主观经验,如感知、情感和思考。
意向性:心灵状态的特性之一,即它们总是关于或指向某些对象。
1.2 世界的概念
外在实在:世界被理解为独立于我们存在的客观实体。
自然主义:一种哲学立场,认为世界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来完全理解。
第二章:心灵与科学的关系
2.1 心灵的科学解释
认知科学:多学科领域研究人类思维的认知机制。
神经科学:研究大脑结构及其如何在心灵过程中发挥作用。
2.2 科学方法的局限性
意识问题:科学尚未能充分解释有意识的体验。
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科学的预测性与个人自由意志之间的张力。
第三章:心灵与世界的关系
3.1 心与世界的一元论
物理主义:主张所有的物理现象包括心灵现象。
取消唯物主义:认为心灵现象可以归结为物理过程,并最终可能被取消。
3.2 心与世界的二元论
笛卡尔主义:心灵和物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
属性二元论:心灵和物体可能有不同的属性,但共享相同的物质基质。
第四章:知觉、知识与信念
4.1 知觉的本质
直接实在论:我们直接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对象。
表象主义:我们的知觉经验是外部世界的内在表征。
4.2 知识与信念的真实性
基础主义:知识建立在无可怀疑的基础之上。
连贯主义:信念的正当性通过与支持其他信念的一致性来证明。
第五章:情感、道德与价值
5.1 情感的角色
情感的认知理论:情感是基于对情境的评价或信念。
情感的生物学功能:情感作为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应机制。
5.2 道德与价值的客观性
道德实在论:存在客观的道德价值和事实。
建构主义:道德和价值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建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