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亨利·E.阿利森 / 商务印书馆 / 2014年06月01日
《康德的先验观念论:一种解读与辩护》是美国哲学家亨利·E.阿利森的重要著作,该书于1983年初版以来,已成为康德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阿利森在书中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进行了深入解读和有力辩护,被誉为关于《纯粹理性批判》的“最全面和最扎实的”著作。该书不仅系统阐述了康德哲学的核心思想,还指出了康德哲学在当代哲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此外,阿利森还对康德的先验观念论进行了一些新的阐释和发展,为后来的康德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该书对于理解康德哲学、推进康德研究以及探索当代哲学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哲学爱好者和学者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目。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康德哲学的重要性
**关键点1**: 康德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点2**: 康德的批判哲学为现代认识论奠定了基础。
1.2 先验观念论概述
**关键点1**: 先验知识是独立于经验而存在的知识。
**关键点2**: 观念论认为我们对现实的经验是由认知能力构建的。
第二章:康德的认识论背景
2.1 启蒙时代的哲学环境
**关键点1**: 启蒙时代哲学家寻求脱离权威,基于理性和经验建立知识体系。
**关键点2**: 洛克、莱布尼茨等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了康德。
2.2 康德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
**关键点1**: 康德试图结合经验主义的感觉材料和理性主义的先天概念。
**关键点2**: 康德提出知识既不完全来自经验,也不完全来自理性。
第三章:先验感性论
3.1 空间和时间作为先验直观形式
**关键点1**: 空间和时间不是从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而是感性的先天形式。
**关键点2**: 空间和时间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基础结构。
3.2 先天综合判断的可能性
**关键点1**: 先天综合判断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新内容。
**关键点2**: 康德通过数学和物理学例子说明先天综合判断的存在。
第四章:先验分析论
4.1 知性范畴的演绎
**关键点1**: 知性范畴是人类理解世界的先天概念工具。
**关键点2**: 康德提出了一个范畴表,包括因果关系、数量、质量等。
4.2 图型法和时间图型
**关键点1**: 图型法是连接知性范畴和经验内容的桥梁。
**关键点2**: 时间图型是使范畴应用于经验的普遍方法。
第五章:先验辩证论
5.1 理性的二律背反
**关键点1**: 理性在追求绝对知识时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命题。
**关键点2**: 康德通过四个二律背反展示了理性的局限。
5.2 幻象的逻辑
**关键点1**: 幻象的逻辑揭示了理性超出经验范围的无效推理。
**关键点2**: 康德区分了现象和本体,防止理性对物自身的无效推断。
第六章:先验方法论
6.1 科学和哲学的方法论区别
**关键点1**: 科学追求经验事实的统一性,哲学追求概念系统的统一性。
**关键点2**: 先验方法论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先验知识。
6.2 康德的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前景
**关键点1**: 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是他的哲学体系的延伸。
**关键点2**: 康德认为道德和法律应该基于理性和普遍的道德法则。
第七章:结论
7.1 康德先验观念论的当代意义
**关键点1**: 康德的批判哲学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理论有深远影响。
**关键点2**: 先验观念论为理解人的认知能力和界限提供了重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