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卡尔•罗杰斯 等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3年09月01日
《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部重要著作,由卡尔·罗杰斯等人撰写。本书作为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罗杰斯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在过去的50多年里深刻地改变了临床心理学界的面貌。书中详细介绍了当事人中心疗法的产生、发展以及实践应用,强调了以当事人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尊重和理解当事人的主观体验,通过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来帮助当事人自我成长和解决问题。本书不仅为心理学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对于广大读者了解心理治疗、提升自我认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发展
背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及对传统治疗的批判。
创始人:卡尔·罗杰斯,强调个体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
1.2 当事人中心治疗的核心理念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治疗师对当事人的所有感受和行为都表示接纳。
共情理解:治疗师深入理解并体会当事人的内心世界。
真诚一致:治疗师展现真实的自我,促进双方信任的建立。
第二章:治疗的过程
2.1 初次接触与建立治疗关系
信任的建立:通过一致性、共情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治疗契约:明确治疗目标、规则和预期。
2.2 探索与了解
当事人的感受:鼓励当事人表达和探索自己的情感。
治疗师的反应:提供共情的反馈,帮助当事人更好地理解自己。
2.3 行动与改变
自我探索:激发当事人改变的动力和意愿。
自我实现:支持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巩固新的行为模式。
第三章:治疗的技术与策略
3.1 倾听的技巧
反映性回应:复述当事人的话语,确认理解。
澄清与具体化:帮助当事人明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3.2 非言语沟通
肢体语言:与言语相互补充,传递支持和理解。
情感的传递:通过声音、面部表情等方式传达共情和关怀。
3.3 开放的提问方式
探索性问题:激发当事人的思考和自我发现。
概括与总结:帮助当事人回顾和整合治疗中的进展。
第四章:治疗的变化与效果
4.1 治疗中的变化机制
自我观念的改变:当事人逐渐接纳自我,增强内在一致性。
防御机制的减少:当事人更加开放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4.2 治疗效果的评估
客观指标:行为变化、症状缓解等可观察的指标。
主观体验:当事人对改变的主观感受和评价。
第五章:案例研究与实践应用
5.1 案例研究的方法
详细记录: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对话。
多方视角:治疗师、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反馈和分析。
5.2 实践应用的挑战与策略
共情不足与过度保护:寻找平衡,尊重当事人的独立性。
文化背景的差异:理解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