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苏珊·海沃德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3年04月01日
《电影研究关键词》是一本由英国学者苏珊·海沃德所著的电影学工具书,旨在为对电影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参考。本书涵盖了近二百个词条,涉及电影学的各个方面,从类型片、电影史到电影理论等,每个词条都进行了简洁而准确的解释,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电影学的相关知识。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人士,都可以通过本书更好地掌握电影学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知识。本书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是学习和研究电影学的必备工具书,能够帮助读者在电影学的迷宫中找到正确的路径,是电影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于喜欢电影、热爱电影学的人士来说,本书更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宝典,值得收藏和阅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电影语言
1.1 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定义:电影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叙事艺术形式。
构成元素:影像、声音、剪辑、叙事结构等。
1.2 蒙太奇与长镜头
蒙太奇:通过剪辑创造节奏和含义的电影手法。
长镜头:连续拍摄的长镜头,用于展现空间和时间连续性。
第二章:电影类型
2.1 类型的定义与分类
商业与艺术:类型电影既可以是商业制作,也可以是艺术表达的手段。
常见类型:爱情、喜剧、动作、科幻、恐怖等。
2.2 类型的发展与变迁
社会文化影响:类型电影的流行反映了社会和文化的变化。
创新与融合:随着时间推移,类型界限变得模糊,新派生类型出现。
第三章:导演与明星制度
3.1 导演的角色与影响力
作者论:认为导演是电影作品的“作者”,有决定性的创作影响。
导演风格:每位导演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风格。
3.2 明星制度的影响力
经济效应:明星往往是票房收入的重要保证。
观众情感投射:明星与角色的结合能够吸引观众的情感投入。
第四章:叙事学研究
4.1 线性叙事与非线性叙事
线性叙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故事线。
非线性叙事:打乱时间顺序,创造独特的叙事体验。
4.2 故事与话语
故事层面:内容的表层逻辑和事件序列。
话语层面:叙述的形式和方法,包括视觉和听觉的表达。
第五章:意识形态批评
5.1 电影中的意识形态表达
隐含与明示:意识形态可以在电影中明示或隐喻地表达。
文化反映:电影常常反映并强化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文化价值。
5.2 反思与批判
批评方法:通过意识形态批评理论分析电影中的偏见和盲点。
文化多样性:电影的跨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第六章:接受与影响研究
6.1 观众的接受过程
认知反应:观众对电影的初步理解与认知。
情感共鸣:情感上的投入和共鸣。
6.2 电影的社会与文化影响
流行文化标志:电影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议题探讨:电影常常引发公众对特定社会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