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尔·芬克、罗德尼·斯达克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4年01月01日
《信仰的法则》一书由罗杰尔·芬克和罗德尼·斯达克合著,是宗教社会学领域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了“宗教经济”理论,并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总结,从而解释了宗教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作者通过深入研究,反驳了世俗化理论和非理性选择理论对于宗教现象的解释,强调了宗教的理性和选择性。本书认为,宗教市场中的竞争和选择,是推动宗教发展和演变的关键因素。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宗教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如促进社会稳定、道德建设等。总之,《信仰的法则》一书为我们理解宗教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是宗教社会学领域不可多得的佳作。对于对宗教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1. 引言:宗教社会学的视角
**关键点1**: 宗教作为社会现象
**关键点2**: 传统宗教社会学的局限性与新范式的提出
**关键点3**: 本书的目的:为宗教现象提供一个普遍的理论框架
2. 信仰的法则是怎么回事?
**小节1**: 信仰的定义与功能
**关键点1**: 信仰是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信念
**关键点2**: 信仰提供社会和心理支持
**小节2**: 法则的提出
**关键点1**: 信仰的法则是描述宗教行为如何由信仰和环境的互动产生
**关键点2**: 法则的应用范围广泛
3. 社会网络与宗教传播
**小节1**: 社会网络的重要性
**关键点1**: 个人主要通过社会网络接触和接受宗教
**关键点2**: 网络的结构影响宗教信仰的扩散
**小节2**: 宗教多样性的维持
**关键点1**: 宗教团体间的竞争促进了创新和多样性
**关键点2**: 多样性有助于宗教团体的生存和发展
4. 个人选择与宗教转换
**小节1**: 宗教选择的社会和个人因素
**关键点1**: 社会网络对宗教选择的影响
**关键点2**: 个人心理和社会需求在宗教选择中的作用
**小节2**: 宗教转换的动态
**关键点1**: 宗教转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阶段的考虑
**关键点2**: 转换后的宗教团体往往比原先的更虔诚
5. 宗教团体的动态
**小节1**: 宗教团体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点1**: 宗教团体的起点通常是小型、亲密的社会结构
**关键点2**: 团体内部的领导力和教义阐释对发展至关重要
**小节2**: 宗教团体的衰败与复兴
**关键点1**: 宗教团体可能因多种内外部因素衰败
**关键点2**: 复兴往往涉及对原有教义的重新诠释或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6. 结论:信仰的法则是普遍的
**关键点1**: 无论是历史上的还是现代的,世界各地的宗教现象都可应用信仰的法则来分析
**关键点2**: 信仰的法则不仅适用于大型宗教团体,也适用于小团体和个人信仰者
**关键点3**: 法则为理解宗教的持久性和变迁提供了一种科学的解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