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诺尔曼·马尔康姆 / 商务印书馆 / 2012年08月01日
《回忆维特根斯坦》一书由美国学者诺尔曼·马尔康姆撰写,深入揭示了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1938年至1951年间的生平细节。马尔康姆通过真实而具体的叙述,为我们呈现了维特根斯坦在这一时期的工作与生活全貌,为读者提供了研究这位哲学巨匠的珍贵第一手资料。本书不仅是对维特根斯坦生平的重要记录,也是理解其哲学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阅读《回忆维特根斯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位20世纪哲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以及其思想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对于哲学爱好者、研究者以及对维特根斯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维特根斯坦的早年生活
1.1 维特根斯坦的家庭背景
父亲的影响:成功的企业家,对维特根斯坦的严格教育。
母亲的作用:音乐家,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培养者。
家庭环境:富裕但充满压力,重视艺术和科学。
1.2 教育经历与早期哲学探索
学校教育:在维也纳和柏林接受教育,对数学和逻辑产生浓厚兴趣。
哲学影响:受弗雷格和罗素等人的启发,开始哲学思考。
第二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哲学创作
2.1 战争经历及其影响
前线经历:在奥地利军队服役,体验战争的残酷。
战争对哲学的影响:促使他深入思考生命、宗教和哲学的意义。
2.2 《逻辑哲学论》的创作
作品的诞生:在前线构思,战后在挪威完成。
主要内容:提出了图像论、语言游戏概念等,以及哲学问题的解决方式。
第三章:教学与学生
3.1 在曼彻斯特和剑桥的教学
教学方法:强调讨论和交流,反对传统的讲授方式。
对学生的影响:激发了许多学生的哲学兴趣和创造力。
3.2 与学生的关系
亲近的学生:如马尔康姆和冯·赖特等人。
教学理念:认为哲学是思想的治疗,意在澄清语言的混乱。
第四章:晚年哲学与个人挣扎
4.1 晚期哲学思想
《哲学研究》:对《逻辑哲学论》的批判和反思,提出家族相似性和私人语言等概念。
语言游戏与生活习惯:强调语言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4.2 个人生活中的挣扎
抑郁与自杀念头:长期的内心挣扎和对完美的追求。
与家人的关系:与家人关系复杂,尤其是与其兄保尔的关系。
第五章:遗产和影响
5.1 对分析哲学的影响
语言哲学: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
哲学方法论:启示了日常语言学派的哲学家。
5.2 对后世的广泛影响
教育观念:独特的教育理念依然被现代教育体系所借鉴。
哲学思考:其哲学思想影响了文学、艺术和宗教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