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亮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2023年06月01日
《未完成的启蒙》是一部深入研究明清时代早期启蒙思潮的学术著作,由施亮撰写。该书以独特的“问题意识”视角,系统梳理了从明朝嘉靖到清朝道光年间近三百年的早期启蒙思想演变。这一时期的启蒙思潮,虽然未能完全实现其启蒙目标,但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世的思想解放与进步奠定了基础。施亮在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一时期启蒙思想家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揭示了他们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为我们理解明清时代的思想文化变迁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这本书不仅是对明清思想史的深入研究,也是对我们理解中国启蒙思想发展历程的重要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摘要
第一章:引言
关键点
介绍了启蒙概念及全球启蒙运动的背景
提出中国明清时期也存在早期启蒙思潮的观点
施亮旨在探讨这一思潮的特点和未能完成的原因
第二章:明清社会与启蒙思想的萌发
小节一:明代中叶的社会变迁
商品经济发展,市民社会兴起
士人阶层的分化与革新思想的涌动
小节二:儒学内部的异动
正统儒学的僵化与批判声音的出现
思想家如王阳明的心学对传统儒学的挑战
小节三:西学东渐的影响
西方自然科学及哲学思想的传入
对中国传统宇宙观的冲击与启发
第三章:启蒙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
小节一:李贽的思想
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对伪善的文人习气的揭露
小节二:黄宗羲与顾炎武
黄宗羲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法治观念
顾炎武的对宋明理学的反思,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小节三: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哲学
自然哲学的构建,对道家和佛学的批判
人性论与社会政治理论的发展
第四章:启蒙的挫折与未完成的任务
小节一:文字狱与思想控制
清廷大兴文字狱钳制思想自由
启蒙思想的地下传播与局限性
小节二:科举制度与保守思潮的强化
科举考试内容限定了士人的思想范围
保守派如倭仁等人的复古主义立场
小节三:近代变革与启蒙遗产
晚清时期的近代化尝试与启蒙思想的复兴
明清新思想的遗产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
第五章:结论
关键点
总结了明清启蒙思潮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轨迹
分析了中国启蒙未能完成的多重因素
思考了启蒙思想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