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索伦·克尔凯郭尔 / 商务印书馆 / 2012年04月01日
《致死的疾病》是丹麦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的重要著作之一,通过基督教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人的真实经验和信仰的生存体验。克氏在书中以避免思辨理性的抽象普遍性为出发点,揭示了人在朝向信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超概念维度。他认为,这种超概念的体验是真实而深刻的,对于人的生存和成长至关重要。本书不仅对于基督教信仰有独到的见解,同时也对于人类心理学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克尔凯郭尔的思想精髓,从中获得对于人生和信仰的新的认识和启示。因此,《致死的疾病》不仅是一本哲学经典,更是一本能够启迪人心的灵修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致死的病症
1.1 自我意识的问题
绝望的定义:自我意识的疾病,意识到自身的虚无,却无力改变。
绝望的形式:不完全的绝望(有对某种现实的依赖)和完全的绝望(对一切现实的完全超脱)。
1.2 绝望的普遍性
人类存在的困境:所有的人类都在某种程度上体验到绝望,这是人性的一部分。
绝望与信仰的关系:绝望是信仰的不在场,但也是通往信仰的必经之路。
1.3 绝望的辩证性
绝望的积极面:它促使个体面对存在的深渊,从而可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绝望的逻辑: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绝望,人仍旧停留在绝望之中。
第二章:绝望的种类与阶段
2.1 无限化的绝望
欲望的无尽:渴望无限的可能性和未来,永远无法满足。
逃避现实:通过幻想或理想化来逃避现实的限制。
2.2 可能性的绝望
选择的困惑:面对无穷的选择而感到无力。
缺乏决断力:害怕选择错误,从而导致永久的失望。
2.3 自我的绝望
自我认知的缺失:未能建立稳定的自我概念。
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不断地自我拒绝和否定,导致无法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第三章:绝望与信仰
3.1 信仰的必要性
信仰作为出路:面对绝望时,信仰提供了超越的可能。
信仰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对无限的激情和承诺。
3.2 通向信仰的道路
面对绝望的勇气:承认自己的虚无,勇敢地面对生命的无常。
上帝的存在:在绝望中寻找上帝,寻求救赎和意义。
3.3 信仰与绝望的辩证法
绝望的悖论:最深的绝望中蕴含着信仰的希望种子。
信仰的力量:能够在绝望中坚守,并在其中发现生命的力量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