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浩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09年04月01日
《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潘光旦》一书由吕文浩撰写,深入探讨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中潘光旦的重要地位与贡献。该书强调了后五四时代学者群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中的崛起,及其为思想文化生态带来的新气象。这些学者奠定了中国现代学术的坚实基础,并在其中,潘光旦以其独特的思想观点与学术研究脱颖而出。本书通过详细剖析潘光旦的学术轨迹和思想贡献,展现了他对中国现代思想史发展的深远影响。这不仅是对潘光旦个人的全面解读,更是对现代中国思想史发展的一次重要反思和总结,为理解中国现代学术和思想变迁提供了重要参考。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潘光旦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1.1 早年教育与经历
留美经历: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受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影响。
国内教育实验:参与创建并领导新教育运动,探索中国教育现代化之路。
1.2 社会学者的角色
社会改良主张:提倡优生学和社会生物学,推动中国社会的遗传与教育改进。
民族危机意识:关注民族健康与生存,反对保守的文化传统,倡导适应现代科学的社会发展。
第二章:潘光旦的优生学与民族卫生观
2.1 优生学在中国的传播
优生学定义:研究如何通过选择配偶和繁殖来改善人类遗传品质的学科。
文化阻力与实践困难:中国社会对优生学的抵触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
2.2 民族卫生与优生政策
民族卫生观念:强调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民族整体健康状况。
政策建议:提出基于遗传学和人口学的政策建议,以促进民族健康发展。
第三章:潘光旦的社会生物学思想
3.1 社会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社会性的生物学基础:探讨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
生物进化的社会影响:阐述生物进化论对社会理论的影响和应用。
3.2 潘光旦的社会生物学实践
跨学科研究的倡导者:提倡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
教育与人口问题的分析:运用社会生物学原理分析教育不平等和人口问题。
第四章:潘光旦与中国现代教育思想
4.1 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
人文主义教育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反对仅注重知识教育的倾向。
通才教育倡导:主张培养能够应对复杂社会变化的人才。
4.2 教育改革的具体建议
学制与教育内容的调整:提出适合中国实际的学制改革方案。
性教育的普及:强调性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发展。
第五章:潘光旦思想的历史地位与评价
5.1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新儒家与西方思想的结合:在继承中国文化基础上,吸收近代西方学术成果。
5.2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教育理念的深远影响: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多学科的整合贡献:其在多个学科领域的开拓性工作和综合研究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