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勇 / 科学出版社 / 2023年03月01日
《西周兴亡史研究》是一部以西周政治史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作者杜勇通过对西周十二王的历史叙事,揭示了西周国家的兴衰隆替和多元一体的发展规律。本书立足学术前沿,充分利用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西周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本书不仅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西周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总之,《西周兴亡史研究》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西周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兴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意义:通过对西周兴亡史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脉络。
1.2 研究方法与视角
研究方法:采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式。
研究视角: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角度全面分析西周的兴衰过程。
第二章:西周的建立与发展
2.1 周族的起源与崛起
周族起源:周族起源于西部的渭水流域,是一个农耕民族。
周族崛起:通过多次战争和联盟,周族逐渐壮大并最终推翻商朝建立西周。
2.2 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基于血缘关系的等级制度,确立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秩序。
分封制: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形成分散的政治格局。
2.3 西周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生产:铁器的出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进步。
社会结构:士农工商的等级划分,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第三章:西周的衰亡
3.1 晚期政治的衰败
内部矛盾:宗法制度的僵化和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现。
腐败现象:官员的腐败和享乐主义导致国家政治的腐化。
3.2 外部挑战
边疆压力: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加剧。
诸侯割据:地方诸侯实力增强,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3.3 西周覆灭
内忧外患:内部政治腐败和外部的压力最终导致西周的灭亡。
战国时代的序幕:西周的衰亡标志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开始。
第四章:西周文化的成就与影响
4.1 周礼与儒家思想
周礼:规定了各种社会活动的礼仪规范,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周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2 西周的科学和技术
天文历法:西周的星象观测和历法编制达到了较高水平。
农业生产技术:如前所述,铁器的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4.3 西周的文化遗产
文献资料:《诗经》、《尚书》等文献保存了大量西周时期的历史资料。
艺术品: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