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武 / 商务印书馆 / 2024年01月01日
《明靖难史事考证稿》是著名明史学者王崇武的经典之作,该书在绝版半个世纪后重新录排面世,备受关注。王崇武是民国时期与吴晗齐名的明史专家,其对明朝史料的校勘和对靖难之役的研究堪称精湛。本书通过严谨的考证和深入的剖析,对明朝时期的靖难之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揭示了该事件的历史真相和内在逻辑。本书不仅对于明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本了解明朝历史的珍贵参考书籍。无论是对于历史学者还是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本书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值得一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明史地位:明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朝代,其历史地位重要。
靖难事件:靖难之役作为明朝内部的权力斗争,对后世影响深远。
研究缺失:长期以来,关于靖难史事的研究存在不少空白。
1.2 研究方法与目标
考证方法:运用史料考证、比较分析等方法。
研究目标:理清靖难史事的始末,还原历史真相。
第二章:明初政治背景与靖难之役的起因
2.1 明太祖的政治布局
分封制:朱元璋分封诸子为藩王,以保江山稳固。
中央集权:同时加强中央集权,防范藩王势力过大。
2.2 靖难之役的直接诱因
建文帝削藩:建文帝即位后着手削藩,引起部分藩王不满。
朱棣起兵: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第三章:靖难之役的经过及结果
3.1 战争的三个阶段
初期交锋:朱棣初期处于攻势,取得一定胜利。
中期拉锯:双方进入胶着状态,各有胜负。
终局决战:朱棣在灵璧之战中取胜,奠定胜局。
3.2 靖难之役的影响
政治格局变化:朱棣即位后,大量更换官员,加强中央集权。
社会经济影响:战争造成社会经济动荡,但战后有所恢复。
第四章:靖难史事的争议与考证
4.1 建文帝的下落
自焚说:官方史书多记载建文帝自焚而死。
流亡说:部分学者认为建文帝可能流亡海外。
4.2 靖难之役的评价
传统评价:普遍认为朱棣顺应天命,合法即位。
现代视角:更多关注战争对人民的影响,以及对明朝政治的深远影响。
4.3 新发现的史料与考证
考古发现:近年来出土的文物和史料为靖难史事提供了新的证据。
学术争议:新史料引发的学术争论及其对靖难史事解释的影响。
总体回顾了明初政治背景、靖难之役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研究的争议和考证。
第五章:结论
5.1 研究回顾
5.2 学术贡献与不足
学术贡献:填补了靖难史事研究的一些空白,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研究不足:某些史料考证仍需进一步深入,部分观点还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