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19年05月01日
《杜甫传》深度剖析了这位唐朝大诗人坎坷而伟大的一生。杜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深入人心,流传千古。尽管一生饱受贫困与颠沛流离之苦,但杜甫始终坚守儒家仁爱精神,以深沉的情感关注社会苦难,通过诗歌表达深刻思考和深切同情。他的诗作不仅艺术成就极高,而且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价值,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这本传记带领我们走进杜甫的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和诗歌力量,理解他的理想与追求,领悟他的家国情怀和民本思想。通过阅读《杜甫传》,我们不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更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与力量。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家世与出身
1.1 杜甫的家世
祖父杜审言:初唐著名诗人,对齐梁体诗有革新。
父亲杜闲:官至兖州司马,对杜甫的早期教育有着积极影响。
家族背景:虽非显赫,但文化底蕴深厚,对杜甫的文学成长起到熏陶作用。
1.2 杜甫的出生与早年
出生地点:河南巩县(今巩义市)瑶湾镇。
早年教育: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早慧,七岁能文。
第二章:漫游与求仕
2.1 吴越与齐赵之游
青年时期的游历:增长见识,结交文人墨客。
对自然景观的感受:诗歌中开始表达对自然美的体悟。
2.2 长安十年的求仕生涯
科举应试:多次应试,屡次不中,生活困顿。
社会矛盾的体验:深刻感受到社会的矛盾和不公。
第三章:困顿长安与安史之乱
3.1 长安的生活困境
物质生活的艰难:贫病交加,生活拮据。
精神世界的挣扎:追求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
3.2 安史之乱中的流离失所
战火中的迁徙:从长安逃难至成都。
对战乱的深刻反映:在诗作中表现出对战乱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第四章:成都草堂与晚景
4.1 成都草堂的生活
建造草堂:在朋友帮助下得以在成都营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
诗作中的田园风光:描绘草堂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4.2 晚年生活的变迁
夔州时期:生活变迁,健康状况恶化,但仍坚持创作。
诗作的思想深度:晚年的诗作更加沉郁顿挫,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