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 齐格蒙·鲍曼、[瑞士] 彼得·哈夫纳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2023年08月06日
《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一书呈现了这位著名社会学家对当代社会的深刻洞察。在鲍曼看来,我们正处于一个转折时期,原有的行事方式已失效,而新的方式尚未出现,导致人们普遍感到迷茫与不安。作为《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的作者,鲍曼在此次访谈中进一步探讨了消费主义文化下的新穷人现象,以及现代科技对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他认为,面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社会价值观和个体行为,寻找适应新时代的生存之道。这本书不仅是对鲍曼思想的全面展示,也为我们理解当代社会提供了重要参考。通过鲍曼的智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个充满变革和不确定性的时代。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引言
背景介绍:两位作者对现代社会中对“熟悉”事物的盲目接受和对“陌生”事物的恐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
目的声明:旨在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进行深入的哲学和社会学探讨,鼓励读者重新审视并质疑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
第一章:熟悉的陷阱
1.1 熟悉的现象
定义与普遍性:讨论了“熟悉”是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中不知不觉地形成的。
社会构建:分析了社会团体如何共同构建并维持对某些事物的熟悉感。
1.2 熟悉的舒适性与盲点
心理舒适区:探讨了人们倾向于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从而避免面对挑战和新思想。
认知盲点:指出了熟悉的观念可能导致的思维局限性和偏见。
第二章:陌生的力量
2.1 陌生化的概念
文学与哲学传统:追溯了从文学到哲学的陌生化概念的历史发展。
去熟悉化:讨论了通过陌生化手法揭示事物本质的可能性和价值。
2.2 陌生化的实践
艺术表现:分析了艺术作品中如何通过陌生化手法创造出新的认识和感受。
社会批评:探讨了如何利用陌生化作为一种社会批评工具,以挑战现有的权力结构。
第三章:在熟悉与陌生之间
3.1 平衡的重要性
过犹不及:讨论了过分追求熟悉或陌生都会带来的问题。
动态平衡:提倡在熟悉与陌生之间寻找一种动态平衡,以促进创新和理解。
3.2 实践策略
批判性思维:鼓励培养批判性思维来打破对熟悉的依赖。
实验与探索:建议个人和社会都应勇于尝试和探索新事物,以扩展视野和理解。
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通过不断地将熟悉变为陌生,人类社会可以实现更加深入的发展和进步。
行动号召:结束语激励读者积极参与到对熟悉事物的重新思考和质疑中去。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