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江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3年06月01日
《人种》这本书由孙江所著,主要探讨了西方人种概念的起源、传播和解构。该书以东西方知识交流为切入点,概述了18世纪以来人种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演变和影响。书中深入剖析了人种主义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知识体系,指出了人们往往基于表面可视的差异来划分人种,并将这种划分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紧密相连。本书的目的是解构人种主义的偏见和误解,促进不同种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谐共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种概念的复杂性和多维性,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本书对于研究人类学、社会学和种族问题的学者和学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西方人种概念的起源
1.1 古代的人种分类
早期分类:基于外貌特征,如肤色、头发等。
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类多样性的观念。
1.2 人种概念的发展
欧洲文艺复兴:科学和艺术复兴促进了人种研究的深入。
启蒙运动:人种作为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被理性探讨。
第二章:人种主义的形成与普及
2.1 科学与人种主义
林奈和布鲁门巴赫:著名科学家对物种与人种的区分影响深远。
种族主义的社会构建:人种成为社会等级和政治权力的象征。
2.2 人种主义的扩张
殖民主义:人种主义成为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工具。
全球影响:伴随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种概念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第三章:人种概念的批判与解体
3.1 科学视角的质疑
生物学的发现:遗传学研究揭示了人类基因的高度相似性。
分类学的发展:人种的界限变得模糊,连续性和变异性被强调。
3.2 社会与文化批判
民族自决:去殖民化运动中,人种概念被认为是对文化认同的压迫。
多元文化主义:推崇文化的多样性,反驳单一的人种分类。
第四章:后现代人种观念的建构
4.1 重新定义人种
社会和文化建构论:认为人种是社会和文化因素塑造的结果。
去本质化:人种不再被视为固定不变的生物学事实。
4.2 构建包容性未来
交叉性理论:分析多重身份和歧视的相互关系。
人权与平等:倡导平等、尊重和文化包容,超越人种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