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杨方 / 中信出版集团 / 2023年02月01日
《这才是丝绸之路》是侯杨方教授的一本历史纪行作品,通过实地考察和精准复原,深入剖析了境内外丝绸之路的经典路线。作者以重走求真、以行动求实的态度,带领读者领略了这条古老而神秘的亚欧古道。本书不仅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壮丽风光和丰富文化,更揭示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意义。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同时,作者还通过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史料,让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历史现场,感受到古代商旅的艰辛与传奇。这是一本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佳作,值得一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重走丝绸之路的缘起
1.1 对丝绸之路的误解
普遍认为: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的商业贸易路线。
作者观点:丝绸之路不只是贸易路,更是文明交流的通道。
1.2 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政治军事:多个国家通过此路进行政治联盟与军事行动。
宗教传播:佛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路上得以传播。
文化交流:技术、艺术、音乐、食物等多方面的交流。
1.3 作者的行走计划
实地考察:为了更真实地了解丝路的多元面貌,作者计划重走丝绸之路。
第二章: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
2.1 长安的历史地位
汉唐盛世:作为帝国的首都,长安是文化和政治的中心。
国际交流:多国使臣、商人、僧侣等在长安交汇。
2.2 长安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出发点:丝绸之路的官方起点,也是许多人西行的出发地。
文化熔炉:城市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形成独特的长安文化。
2.3 现代长安的丝路印记
遗迹:大雁塔、兵马俑等历史遗迹中仍可感受到丝路的气息。
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展示了大量丝路文物。
第三章:河西走廊:通向西域的咽喉
3.1 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
控制要道:连接中国内地与西域的重要通道。
军事防线:历史上多次成为抵御外敌的屏障。
3.2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佛教传播:许多高僧经此地前往中原传教。
语言文字:汉语、藏语、蒙古语等多种语言交汇于此。
3.3 今日河西走廊的发展
旅游开发:张掖丹霞等地貌吸引众多游客。
交通建设:高速公路、铁路的建成使得交通更为便捷。
第四章:西域:多元文化的交融区
4.1 西域的地理概念
广义上:指中亚及更远的地方。
狭义上:仅指今新疆地区。
4.2 多元文化交流的见证
古城遗址:如楼兰古城、高昌故城等。
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克孜尔千佛洞等。
4.3 丝绸之路与西域的发展
经济繁荣: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地区的经济繁荣。
文化影响:东西方的文化在这里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