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勃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2023年01月01日
《世说俗谈》由刘勃撰写,深入解读了魏晋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与人物。书中探讨了司马昭为何仅杀嵇康而非其他竹林七贤的成员,揭示了背后复杂的政治与个人恩怨;剖析了孔融这位让梨少年的晚年境遇与悲剧结局,展现了他的人生全貌;还讲述了王羲之对《兰亭集序》的自我评价,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书法艺术视角。此外,书中也重塑了曹操在《世说新语》中的形象,挑战了传统的历史认知。整体而言,《世说俗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读者揭示了魏晋时期的风云变幻与人物命运,是一本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前言
关键点:
介绍作者刘勃及其写作背景
说明《世说俗谈》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概述书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第二章:竹林七贤与魏晋风度
小节一:竹林七贤的形成
关键点:
名士风流的政治与文化背景
七贤的集结及其对政治的态度
竹林作为避世的象征和文化沙龙
小节二:嵇康与阮籍
关键点:
嵇康的音乐哲学与政治冲突
阮籍的隐逸生活与人生态度
二人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小节三:其余五贤的风貌
关键点:
山涛、王戎的官场生涯与人格矛盾
向秀、吕安的才情与悲剧命运
刘伶的放诞与《酒德颂》
第三章:东晋名士与门阀政治
小节一:门阀政治的兴起
关键点:
世家大族的地位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与士族阶层的固化
清议与清流的兴起及其文化表现
小节二:谢安与王羲之
关键点:
谢安的政治智慧与东山再起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与人格魅力
两者的社交圈与对当时文化的影响
小节三:支遁与佛学的兴起
关键点:
支遁的生平与禅学思想
佛学在东晋的传播与接受
佛教与玄学思想的交融
第四章:南朝的风流与衰落
小节一:南朝的士族文化
关键点:
士族文化的成熟与形式化
宫廷文学与文人雅集
风流雅趣的生活态度
小节二:鲍照与谢灵运
关键点:
鲍照的社会批判与诗歌风格
谢灵运的山水诗与游历生活
两人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小节三:南朝政权的更迭与文化的转折
关键点:
宋、齐、梁、陈四朝的政治变迁
侯景之乱与江南文化的破坏
南朝文学艺术的衰落与北传
第五章:结语
关键点:
总结魏晋到南朝期间的文化变迁
评价名士群体的历史角色和影响
反思世说俗谈中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