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网野善彦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3年01月01日
《日本历史上的东与西》是由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网野善彦撰写的一部杰作。该书以独特的视角,沿东西轴线深入剖析了日本列岛的历史演变。通过多层次、多视角的探讨,作者生动地展现了日本社会与文化的丰富图景。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日本历史的地理空间布局,还深入挖掘了东西部地区在社会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与交融。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日本历史及其文化内涵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参考价值的著作。网野善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就,为后世开启了“社会史热潮”,而《日本历史上的东与西》正是这一热潮中的璀璨明珠。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日本的起源与东西交流
1.1 日本列岛的形成与早期居民
关键点
日本列岛由板块运动形成,地理上与亚洲大陆相邻。
早期居民可能通过朝鲜半岛或直接渡海到达日本。
1.2縄文时代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关键点
縄文时代(约公元前14000年至公元前300年)的日本社会以狩猎、捕鱼和采集为主。
外来影响如黑曜石交易与农耕文化的传入开始改变日本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古代国家与东西文明的接触
2.1 飞鸟时代与佛教的传入
关键点
飞鸟时代(公元538-710年),大和朝廷建立,开始与中国隋唐朝交流。
佛教作为政治和精神工具传入日本,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2.2 奈良时代的东西交流与文化融合
关键点
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年),日本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包括律令制度、汉字、天文历法。
同时,日本也向唐朝输出文化,如日本使节的“舞乐”。
第三章:中世纪日本的东方转向与自我认同
3.1 平安时代与唐风文化的吸收
关键点
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日本进一步吸收唐代文化,但也开始发展本国特色文化。
出现了像《源氏物语》这样的文学作品,以及独特的绘画、文学和宗教艺术。
3.2 鎌倉时代的本土文化与东渐佛教
关键点
鎌倉时代(公元1185-1333年),武士阶层崛起,对平安时代的文化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
宋朝的禅宗佛教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日本的政治结构。
第四章:近世日本的东西对抗与共存
4.1 江户时代锁国政策与对外界的认知
关键点
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8年),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限制与外界交流。
虽然闭关锁国,但通过荷兰和中国商人,日本仍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与外界的知识和文化交流。
4.2 西洋文明冲击下的日本觉醒
关键点
安政开国(1854年)后,日本开始接受西洋的技术和文化。
明治维新(1868年)标志着日本的现代化转型,东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达到顶峰。
第五章:现代日本的东西融合与发展
5.1 明治维新后的东西文化交融
关键点
明治政府推崇西方文化,实施近代化改革,同时保留和振兴传统日本文化。
日本的教育、法律和科技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现代社会结构。
5.2 战后日本与东西方的互动
关键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东西方冷战体系中发展。
经济迅速恢复和国际化,成为东方文化和西方科技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