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荒木见悟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22年07月01日
《阳明学的位相》一书由日本著名中国思想史研究专家荒木见悟撰写,深入探讨了阳明学的多方面内涵与影响。阳明学,作为明中后期思想界的重要流派,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且对后世的学术与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荒木见悟教授在本书中,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中国思想的深刻理解,对阳明学的形成、发展及其核心思想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剖析。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全面了解阳明学的基本理念和精髓,更能深刻感受到阳明学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贡献和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本书是研究阳明学及中国思想史的必读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1.1 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背景
王阳明生平简介:王守仁,别号阳明,明朝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
理学与心学的交汇:王阳明在程朱理学(道问学)的影响下,发展出心学(尊德性)的思想体系。
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矛盾和王阳明个人的政治挫折促使他深入探求心学真谛。
1.2 阳明学的核心概念
心即理:人的本心即是天理,强调内心的道德律和宇宙法则的同一性。
知行合一:知识和行动不可分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良知,通过反省和实践可以致其极。
第二章:心学的哲学基础
2.1 形而上学构造
万物一体: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心体的体现,人与万物共享同一心智本体。
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体的本来状态是无所谓善恶的,是中性的。
2.2 心与物的关系
心外无物:事物的意义是由心赋予的,没有心则无所谓物。
格物致知:格物不是向外求理,而是通过正心来达到对事物真理的认知。
第三章:良知说的阐述
3.1 良知的本质
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良知是人心中天理的体现,具有直觉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良知与知识的关系:良知不等同于知识,但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扩充和提升。
3.2 致良知的工夫
静坐体悟:通过对内心的静观和反省,直观体验良知。
事上磨练:在实践中运用良知,不断修正和提升自己的行为。
第四章:知行合一的哲理
4.1 知行一体论
知与行的动态统一:知和行是在一个过程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整体。
知行合一的实践意义:倡导人们在认识世界的同时改造世界,反对空谈理论。
4.2 知行分离的批判
批判知行两橛:指出把知和行分开是导致道德实践上的虚伪和不彻底的原因。
知行合一的社会价值:强调知行合一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
第五章:阳明学的现代意义
5.1 对个人修养的指导
心学的自律精神:提供了一套内省和自我提升的方法论。
良知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良知不仅是道德判断的标准,也是情感智慧和人际关系的基石。
5.2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知行合一对教育改革的启示:倡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阳明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阳明学的人人平等观和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追求对现代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