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卡罗尔·R.恩贝尔、[美] 梅尔文·恩贝尔 / 商务印书馆 / 2021年12月01日
《文化人类学》第13版是一部由卡罗尔·R·恩贝尔和梅尔文·恩贝尔共同撰写的经典通识入门书籍。该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涵盖了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人类文化。本书不仅适合人类学、社会学等专业的学生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作为通识读物来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此外,该书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总之,《文化人类学》第13版是一部极具价值的著作,对于想要了解人类文化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文化人类学导论
1.1 人类学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定义: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
研究范围:生物人类学、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1.2 文化概念
文化定义:文化是一套共享的知识、信仰、习俗、艺术、法律、道德和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特征:习得性、共享性、符号性、整合性和适应性。
1.3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
田野工作:人类学家的主要研究方法,长期深入特定文化社区进行观察和参与。
民族志:描述特定文化社区的详细报告。
第二章:文化与人类行为
2.1 文化模式
本尼迪克特的文化模式:强调文化决定个人行为。
米德的文化决定论:性别角色是社会和文化制度塑造的。
2.2 文化与人类发展
成长与社会化:如何在文化环境中学习适当的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儿童通过与物理环境的互动构建知识。
第三章:文化的传递
3.1 传播的概念
传播过程:文化元素从一个群体传播到另一个群体的过程。
传播类型:直接接触、媒介传播和刺激扩散。
3.2 文化变迁
涵化:当一个文化接受另一个文化的许多特色时发生。
同化:个体或群体融入主流社会的过程。
第四章:文化的比较
4.1 比较研究法
跨文化比较:在不同文化间系统地比较行为和信仰。
功能主义:马林诺夫斯基的观点,文化要素的功能是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4.2 文化相对论
弗朗茨·博厄斯:文化相对论的基本原则,文化必须在其自身的环境中理解。
第五章:文化适应与生态人类学
5.1 生态人类学的基本概念
文化生态学:研究人如何通过其文化和行为来适应环境。
生态系统:生物与其物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5.2 农业与畜牧业
农业起源:农业革命如何改变了人类社会和文化。
游牧与定居生活:不同生活方式对人类组织和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社会结构
6.1 社会结构的基本概念
社会分层:社会中不同地位层次的差异。
社会网络:个体之间的关系网。
6.2 社会组织的形式
家庭与亲属关系:文化如何构建和处理亲缘关系。
政治制度:社会权力的分配和管理。
第七章:经济系统
7.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生产方式:社会如何生产和分配物质资料。
经济人类学:研究不同文化中的经济制度。
7.2 货币与市场经济
货币的功能:在不同文化中用作交换和价值储存的工具。
市场经济的类型:从传统市场到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的变化。
第八章:宗教与神话
8.1 宗教的核心概念
神圣与世俗:宗教区分日常生活与世界超自然力量的方式。
巫术与魔法:人类试图控制或影响非人力事件的行为。
8.2 宗教的社会功能
仪式:加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凝聚力。
神话的解释:神话如何传达文化价值观和历史。
第九章:艺术、语言与文化象征
9.1 艺术与文化
艺术的定义:审美对象,也是文化表达和交流的手段。
艺术的功能:装饰、纪念、治疗和表达身份。
9.2 语言与文化
语言的特性:符号系统,反映并塑造了文化。
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结构可能影响使用者感知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