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 / 商务印书馆 / 2022年09月01日
《古代中国文化讲义》是葛兆光讲义系列的重订增补本,全书共十三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多个方面,包括汉字、婚礼丧仪、家族和社会、儒佛道、阴阳五行、民间信仰以及传统的世界观等。通过本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古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作者葛兆光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述方式,将古代中国文化的精髓呈现给读者,不仅有助于读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启迪读者的思考,提高人文素养。本书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阅读的优秀文化读物,不仅适合学生和研究者,也适合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1. 引言
1.1 文化与文明
**定义**: 讨论了“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指出文化是人类的生活方式,而文明则是这种方式的制度化。
**中国文化**: 提出中国文化是连续的、独特的,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1.2 古代中国文化的形成
**地理背景**: 分析了中国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的影响。
**历史过程**: 从史前时期至汉代,概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发展和变迁。
2. 中国文化的思想基础
2.1 宇宙观与人生观
**天与人**: 探讨了古代中国关于天与人的关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如何影响了古代中国的自然观和社会观。
2.2 儒家的道德理想
**仁与礼**: 论述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概念——仁与礼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忠与孝**: 分析了儒家伦理中的忠与孝的精神内核。
2.3 道家的自然观念
**无为而治**: 解释了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基本含义及其在政治上的体现。
**自然与自由**: 探讨了道家追求自然、倡导个人自由的精神境界。
3. 中国文化的制度表现
3.1 家族与社会
**家族制度**: 分析了中国传统的家族制度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
**社会等级**: 探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等级构成及不同等级间的相互关系。
3.2 教育与选举
**科举制度**: 讲述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教育体系和政治制度的深远影响。
**学术传统**: 阐述了中国古代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思想的演变。
4. 中国文化的审美与表达
4.1 语言与文字
**汉字的魅力**: 探讨了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其独特构造和演变的意义。
**文学与艺术**: 概述了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4.2 宗教与仪式
**宗教信仰**: 分析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在古代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岁时礼仪**: 讨论了古代中国传统的节日和礼仪活动及其文化内涵。
5. 结语
5.1 文化传承
**现代意义**: 思考了古代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全球视野**: 提出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和理解中国文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