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亚平 //
《中国电影史(全三册)》由丁亚平撰写,是一部全面而深入探究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权威著作。本书跨越了中国电影的各个历史时期,从默片时代到数字电影时代,详细剖析了各个阶段的电影创作、产业变迁和社会文化背景。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理论探讨,丁亚平揭示了中国电影在艺术创新、技术进步和思想表达上的独特成就。同时,本书还关注了中国电影与国际电影的交流与互动,展现了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部著作不仅是对中国电影历史的全面记录,也是对中国电影文化精神的深刻解读,为研究者、从业者和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册:《初创时期的中国电影》
第一章:早期中国电影(1896-1921)
早期电影放映和制片活动始于上海、北京等地。
张石川与郑正秋合作拍摄了《难夫难妻》,标志中国剧情电影的诞生。
商务印书馆开始电影制作,推动电影与教育结合。
第二章:电影产业化与商业探索(1922-1931)
明星公司成立并推出《孤儿救祖记》,获得市场和艺术的成功。
联华公司成立,实行制片人中心制,提升电影质量。
商业类型片如武侠片、侦探片的兴起及其影响。
第三章:民族危机与电影主题(1931-1937)
九一八事变后,电影成为抗日爱国宣传的手段。
《渔光曲》、《神女》等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获得国际认可。
电影界的“国防电影”运动。
第二册:《战争与政治背景下的中国电影》
第四章:抗日战争时期的电影(1937-1945)
上海电影人南迁,形成大后方电影产业。
抗战电影如《八百壮士》的制作和传播。
日本占领区的电影政策和作品。
第五章:战后电影与迎接新时代(1945-1949)
战后电影业的恢复和发展。
《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影片反映战后社会矛盾和人民心声。
中国共产党对电影的领导和新中国人民电影事业的起步。
第三册:《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及创新》
第六章:社会主义电影初创期(1949-1957)
新中国电影体制的建立。
“十七年”电影的主要成就,如《白毛女》、《董存瑞》。
电影教育与创作队伍的培养。
第七章:艺术探索与政治风云(1957-1976)
“反右”运动和“大跃进”对电影的影响。
电影艺术风格的探索与实验,如《林则徐》、《甲午风云》。
“文化大革命”对电影事业的冲击和后期恢复。
第八章: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电影(1976-2000)
电影界的思想解放与新时期的开启。
类型片的多样化探索,如喜剧片、农村题材片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国际化进程和商业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