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波 /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1989年10月01日
《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史》一书由王玉波所著,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长制家庭制度及其历史变迁。此书认为,家长制家庭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对于理解中国社会的历史演变至关重要。书中详细分析了家长制家庭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揭示了这一制度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之间的深刻联系。通过此书,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家庭制度的内涵与特点,进而深化对中国社会历史的认识。此书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史、家庭史以及传统文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
定义家长制家庭制度:基于血缘和宗法关系,强调家族长辈的权威和家庭成员的从属地位。
历史脉络:家长制自先秦时期就已形成,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研究目的:探讨中国家长制家庭制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及其对社会历史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历史学方法:综合运用正史、方志、家谱等资料进行考证和分析。
社会学方法:探讨家长制家庭制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宗法制**: 家长制家庭的形成与宗法制密切相关。
第二章:家长制家庭的起源与早期形态
2.1 起源
农业生产方式:定居农耕促进了家庭的稳定和宗族的凝聚。
2.2 早期形态
家族公社: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强调家族集体利益。
父权家长制:父权的确立,男性成为家族的主导力量。
第三章:中古时期的家长制家庭
3.1 魏晋南北朝
世家大族:门阀士族制度下,家族成为政治和经济的重要单位。
丧服制度:通过服丧等级体现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和权利义务。
3.2 唐宋时期
经济独立与产权明确:家庭财产的独立和明晰化,为家长权威提供了物质基础。
科举制度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科举成为家族上升流动的重要途径。
第四章:明清时期的家长制家庭
4.1 经济发展与家庭变化
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家庭经济结构。
家庭手工业:家庭生产方式的多样化。
4.2 家族组织与乡村治理
宗族组织强化:明清时期宗族组织的进一步强化,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
乡绅阶层:乡绅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对乡村治理的参与。
第五章:近代家长制家庭的变化
5.1 晚清至民国
西学东渐:西方观念的传入对传统家庭观念的冲击。
新文化运动:个人主义和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对传统家长制的反思。
5.2 新中国成立后
法律框架下家庭制度的变化:新中国法律对家庭关系的重新定义和规范。
社会经济改革与家庭结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对家庭形式的影响。
第六章:结论
6.1 家长制家庭制度的历史作用
社会稳定器:家长制在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文化传统载体: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伦理道德。
6.2 现代家庭制度的展望
传统与现代融合: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融合传统家庭制度的合理成分。
构建和谐家庭:提出在现代社会构建和谐家庭关系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