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春来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9年10月01日
《从“异域”到“旧疆”》一书由温春来撰写,聚焦宋至清时期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该书揭示了中国这一庞大政治实体在历经无数兴衰周期中,如何维系着人民共同的想象。通过深入剖析地区文化差异与整合过程,温春来展示了国家力量、地方传统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复杂互动。本书不仅是对历史地理学的重要贡献,也为我们理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深刻见解。它揭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通过制度变迁、经济开发与文化融合,将“异域”逐渐转变为“旧疆”,进而强化了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一、导论
关键点:
研究背景:对贵州西北部地区在历史上的角色进行分析,从“异域”到“旧疆”的转变。
研究目的:探讨宋元明清时期该地区的行政制度、经济开发、文化认同及其变迁。
研究方法:利用历史文献、人类学田野调查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二、宋代以前的贵州西北部
关键点:
史前时期:考古发现表明,该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
夜郎古国:传说中的古夜郎国大致位于今贵州西部地区,其存在尚存争议。
汉唐时期的政治影响:汉朝在该地区设立郡县,唐代进一步推广,但实际控制力有限。
三、宋代的制度与开发
关键点:
羁縻制度:宋朝对边疆地区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政策,允许土著首领保留一定自治权。
经济开发:矿业和商业得到发展,尤其是朱砂开采,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
文化影响:儒学教育和佛教文化的传入,开始改变当地的文化结构。
四、元代的制度与治理
关键点:
土司制度的确立:元朝继承并发展了宋代的羁縻制度,形成了更系统化的土司管理体系。
进一步的军事征服:通过军事行动加强了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
交通与贸易:开辟了多条新的交通路线,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五、明代的开发与族群互动
关键点:
改土归流:明朝中后期开始对土司地区进行改革,逐步削弱土司权力。
屯田制度:推广屯田制度,促进农业开发和人口增长。
族群融合:汉族人口的迁入和族群间的交流互动,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六、清代的制度变革与认同形成
关键点:
流官制度的确立:清朝全面采用流官代替土司,加强了中央集权。
善后章程:制定了一系列善后措施,稳定了地方社会秩序。
民族认同与边疆意识:随着开发的深入,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社会记忆和文化认同,强化了边疆的安全意识。
七、结论
关键点:
制度的连续性:宋元明清四朝对贵州西北部的管理与开发是一脉相承的。
开发的结果: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同时民族融合程度加深。
国家认同的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贵州西北部的居民形成了对国家政权的认同感,并强化了这一区域的边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