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 中华书局 / 2022年12月08日
《管子》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古代典籍,主体部分由战国时期齐国稷下学者根据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的历史经验撰写而成。该书以管仲的思想为核心,深入阐述了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的理念与策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该书被定为86篇,其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和思想启示。通过阅读《管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管仲的智慧和齐国的强盛之道,从中汲取政治智慧和人生哲理,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管子》一书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而且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牧民
国颂
强调治国要有道,君主应以德行为先。
提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的观点,强调经济基础丰裕是道德建设的前提。
明法
主张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认为法律应明确、稳定,使人知晓而不敢犯。
形势
分析国家兴衰的形势与规律。
提出“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的外交策略。
对“形势”篇的具体化解释。
进一步阐述君主如何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调整政策。
讲求权衡利弊,度量得失。
强调决策要基于全面的考量和科学的评估。
形势解
揆度
国准
论述国家的标准、准则。
提倡节约资源,合理利用,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讲述国家的财政经济。
提出了预算制度,“量入为出”的原则。
总结了治国的七个基本法则。
包括则、象、法、化、决塞、心术、计数等方面。
乘马
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