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炫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1年11月01日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一书由黄道炫撰写,深入剖析了中共党史中一段重要的“别样经历”。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共在1927年国共分裂后,如何在艰苦环境中从无到有,展开武装反抗的壮丽篇章。这段历程在1930年代中期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高潮,为后来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本书不仅是对中央苏区史的全面梳理,更是对中共党史的深刻反思与总结。通过黄道炫的笔触,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革命者的英勇奋斗,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意义。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前言
简述作者黄道炫对中国革命史的研究背景与视角。
提出本书旨在探讨中央苏区在1933至1934年间的革命实践,特别是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张力与限界。
第一章:中央苏区的形成与发展
小节1.1:根据地的创建
关键点1: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和瑞金地区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关键点2:这些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央苏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小节1.2: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关键点1:苏维埃政权是中共在农村根据地的政权形式。
关键点2:通过土地改革等政策,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
第二章:政治张力与权力斗争
小节2.1: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关系
关键点1:中共中央的决策受共产国际影响,但存在自主性。
关键点2:共产国际对中国的革命战略有着不同的指导意见。
小节2.2:苏区内部的权力结构
关键点1:苏区内部存在不同派系的斗争,如毛泽东与项英、王明的分歧。
关键点2:党的高层与基层之间存在执行政策的张力。
第三章:红军的军事策略与挑战
小节3.1:红军的战略转移
关键点1:为躲避国民党军的围剿,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
关键点2:长征展现了红军的灵活机动战术。
小节3.2:军事上的困局与突破
关键点1:面对国民党军的包围,红军经历了一系列艰难的战斗。
关键点2:在四渡赤水等战役中,红军展现了卓越的战术应变能力。
第四章:经济政策与民生问题
小节4.1:土地改革与农业生产
关键点1:苏区进行了广泛的土地改革,改善了农民的经济状况。
关键点2:农业生产支持了红军的战争需求,但也受到战争的影响。
小节4.2:商业贸易与金融管理
关键点1:苏区政府试图通过发展商业贸易来打破经济封锁。
关键点2:货币政策的调整反映了苏区经济的困难与尝试。
第五章:革命信仰与社会动员
小节5.1:革命宣传与民众动员
关键点1:中共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革命宣传。
关键点2:革命的理想和信念激励着苏区军民参与战争和建设。
小节5.2:群众基础与社会影响
关键点1:苏区革命对当地社会结构和民众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点2:民众的支持是苏区革命能够持续的重要条件。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