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乌尔里希·贝克 / 译林出版社 / 2018年02月01日
《风险社会》摘要: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的经典之作,深入剖析了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种种风险,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一重要概念。贝克认为,现代科技和工业的迅猛发展,虽然带来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孕育着各种潜在的危险。这些风险不仅来自于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传统领域,更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贝克指出,风险社会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不可避免的现实,而如何应对和化解风险,则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行动的问题。本书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引导读者认识风险社会的本质和特征,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当代社会的各种挑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风险社会的轮廓
小节一:风险的定义与特性
定义:风险是潜在的、非预期的事件,可能导致损失或伤害。
特性:主观性(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群体可能对风险有不同的感知和评价)以及不确定性(无法准确预测风险的到来和规模)。
随着现代化的深入,社会的风险也在不断增长。
风险的增长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技术带来的不只是进步,也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风险社会的形成是对现代化过程的反思,是对传统工业社会发展模式的批判和超越。
它强调了个体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新趋势。
风险管理在现代社会被制度化和机构化,各种专业组织和社会系统试图对风险进行评估和规制。
风险意识在社会成员间的共享和理解构成了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的形成有助于公众对风险的理解和应对策略的形成。
不同社会群体对风险的感知和承受能力不同,导致风险分配上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现代社会中,个体通过对风险的认同来构建其社会身份。
风险的认同过程也是个体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过程。
个体在面对风险时往往采取个体化的应对策略,如同质化消费、生活方式的调整等。
全球性的风险问题促使政治议程的重构,国际组织和政府的角色需要重新定位。
全球风险治理的困境体现在国家主权与国际合作的张力之中。
风险伦理要求建立责任框架,强化个体和社会的责任感。
在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寻求公正和可持续的未来,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道德课题。
小节二:现代社会中的风险增长
第二章:风险社会的动力机制
小节一:反思的现代化
小节二:制度化的风险管理
第三章:风险文化与社会冲突
小节一:构建风险文化
小节二:社会冲突与风险分配
第四章:个体的风险认同与应对
小节一:风险的社会认同
小节二:个体化生存与风险应对
第五章:全球风险视野下的政治与伦理重构
小节一:全球风险与政治议程
小节二:风险伦理的责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