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司徒琳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7年06月01日
《南明史》是一部由美国学者司徒琳撰写的历史著作,主要讲述了南明政权在1644年至1662年间的历史。作者以翔实的笔触,描绘了南明十八载的风雨巨变,展现了这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历史面貌。同时,作者还以洞彻的眼光,深入剖析了明朝数百年溃败的根源,为读者揭示了明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此外,本书还得到了牟复礼、朱维铮、阎崇年等多位著名学者的推荐,新增的2017版作者前言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研究视角。总之,《南明史》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历史著作,对于研究明朝历史和南明政权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明朝的崩溃与南明的兴起
1.1 明朝末年的危机
内忧:政治腐败、官僚体系的低效、社会矛盾的激化。
外患:东北后金的崛起,对明朝构成了严重威胁。
1.2 甲申之变与李自成的大顺军
甲申之变: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
大顺政权的建立: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但未能有效巩固政权。
1.3 南明的建立与发展
弘光政权:南京的明朝遗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第一个南明政权。
隆武、绍武、永历政权:随后建立的南明政权,各有短暂的政治生命。
第二章:南明与清军的对抗
2.1 清军的南下与南明的抵抗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清军南下时的屠杀事件,激发了南明的抗争意志。
江阴、松江等地的抵抗:南明地方势力的顽强抵抗。
2.2几位关键人物的影响
史可法:扬州督师,坚持抗清到底,城破后被俘不屈而死。
郑成功:海上力量的支持者,对清军构成了一定的海上威胁。
2.3 内部矛盾与战略失误
党争:南明内部的派系斗争,削弱了抗清力量。
战略选择:多次战略决策失误,如过早与清军议和等。
第三章:南明的外交与列强态度
3.1 对外政策的变迁
初期的求助:南明试图联合外国势力对抗清朝。
晚期的自立:随着局势恶化,南明逐渐转向自我救赎。
3.2 与荷兰、葡萄牙的关系
台湾问题:郑成功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争夺。
澳门援助:葡萄牙人在澳门对南明的有限支持。
3.3 对外贸易的影响
海禁政策:清朝的海禁政策对南明对外贸易的影响。
走私贸易:南明与外商的走私贸易成为经济来源之一。
第四章:南明的文化与社会
4.1 文化活动的延续
学术活动:即使在战乱时期,南明仍有学术活动继续进行。
文学创作:南明时期的文学作品反映了时代主题。
4.2 社会动荡与变革
流民问题:战争导致大量流民产生,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军事化社会:在抗清斗争中,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军事化趋势。
4.3 民间信仰与反叛
民间宗教起义:如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组织的起义活动。
抗清民众的自发行动:普通民众在清朝统治下的反抗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