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义孚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7年02月01日
《空间与地方:经验的视角》一书由段义孚所著,深入探讨了场所与空间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作者通过独特的文化与经验视角,揭示了地方与空间之间的动态依赖。书中指出,地方的存在依赖于空间的移动,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转变赋予了地方意义。同时,空间也依赖于地方,因为地方是人们赋予空间特定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场所。这种相互依存关系为我们理解地理、文化、心理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对于地理学者、社会科学家以及对人文地理和空间研究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有助于深化对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解。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1. 引言:空间与地方的概念
1.1 空间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距离,还包括人与人、物与物的相对位置与关系。
重要性:空间影响着人的行为、经验与情感。
1.2 地方的定义及其与空间的关系
定义:地方是带有特定意义的空间,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关系的载体。
关系:地方是具体化的空间,具有独特的身份与特征。
2. 经验主义的空间理论
2.1 空间的经验基础
直接经验:个体通过感官对环境的直接感知。
间接经验:通过符号、图片等媒介获得的空间知识。
2.2 空间的构成要素
物质要素:地形、建筑、景观等物理元素。
社会要素:社会关系、权力结构、文化传统等非物质元素。
3. 地方与认同
3.1 地方认同的含义
含义:个体或群体对某地的情感依附和自我身份的确认。
形成:个人经历、集体记忆与文化传承共同作用的结果。
3.2 地方认同的多样性
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背景下地方认同的差异。
亚文化群体:在主流文化内部形成的具有独特认同的地方社群。
4. 空间与地方的社会建构
4.1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空间与地方
视角概述:强调空间与地方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而非客观存在的实体。
建构过程:社会互动、权力斗争和文化传播过程中的空间与地方形成。
4.2 现代空间的地方表征
全球化影响:全球化如何塑造和影响现代空间的表征。
媒介角色:媒体如何在构建现代空间和地方认同中发挥作用。
5. 结论:空间的未来
5.1 空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如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与地方特色的丧失。
机遇:科技进步如何提供新的可能性来理解与创造空间与地方。
5.2 人类与空间的关系展望
环境保护:人类对环境的责任和对可持续空间的追求。
社会正义:空间的公平分配与公正居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