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海德格尔 / 商务印书馆 / 2019年01月01日
《林中路》是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现代西方思想的经典之作。本书汇集了海德格尔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文章,以深入浅出的方式阐述了作者关于存在、真理、艺术、语言等方面的思想。海德格尔通过这些文章,揭示出现代科技文明带来的虚无和异化,呼唤人们回归本真存在。他的作品语言简练、意蕴深厚,对于读者来说是一次极具挑战性的思想探索之旅。阅读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海德格尔哲学的基本观点,更可以在思考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获得深刻的启示。因此,《林中路》被视为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也是人文社科领域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艺术作品的本源
1.1 艺术品作为存在的揭示
**关键点1**: 艺术品是一种存在者,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
**关键点2**: 艺术作品通过其存在揭示了其他存在者的存在。
**关键点3**: 艺术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而是存在真理的历史性投射。
1.2 世界与大地的争执
**关键点1**: 艺术作品中存在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通过作品建立起来的。
**关键点2**: 大地是作品的回归之处,提供了作品的质料和基础。
**关键点3**: 世界与大地的争执是艺术作品产生和持存的动态过程。
第二章:作品与真理
2.1 真理的本质
**关键点1**: 真理不是命题或陈述的正确性,而是存在的无蔽状态。
**关键点2**: 真理的发生是一个历史性的、偶然的过程。
**关键点3**: 艺术作品是真理发生的一种方式。
2.2 作品的真理内容
**关键点1**: 作品的真理内容是超越审美体验的。
**关键点2**: 真理内容在作品的形态中得以显现。
**关键点3**: 艺术的本质在于真理的自行设置入作品。
第三章:创作与保存
3.1 创作者的角色
**关键点1**: 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并不是主宰者,而是作为通道让作品存在。
**关键点2**: 创作者的存在是为了作品能够本真地存在。
**关键点3**: 创作不是一个手段和目的的过程,而是一种礼物的赠予。
3.2 艺术的保存
**关键点1**: 保存艺术品不仅是对其物化形式的保护,更是对艺术真理的响应。
**关键点2**: 保守和守护艺术品是对存在的归属关系的确认。
**关键点3**: 保存艺术品是一种伦理行为,是对人类生存世界的一份贡献。
第四章:艺术与空间
4.1 艺术与空间的关系
**关键点1**: 艺术作品有创造和划定空间的能力。
**关键点2**: 空间不是抽象的几何概念,而是具体的、由作品赋予意义的场域。
**关键点3**: 空间和地点的区别在于艺术作品为前者赋予了意义。
4.2 建筑的空间性
**关键点1**: 建筑不是单纯的实用结构,而是存在真理的空间化表达。
**关键点2**: 建筑的空间性体现在其塑造和引导人们体验的方式上。
**关键点3**: 建筑作品以其独特的方式庇护着存在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