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军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2022年11月01日
《自我的探寻: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的诞生》一书由戴军所著,深入剖析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其对人格结构的理解。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的奠基人,首次提出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的心理结构模型,揭示了无意识在人类心理中的重要作用。书中详细阐述了这一心理结构如何与人格结构相对应,为我们理解自我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从而更好地探寻自我,理解人类心理的奥秘。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爱好者阅读,也适合对自我探索感兴趣的广大读者。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弗洛伊德的生平与背景
1.1 早年生活与教育
弗洛伊德的家庭背景与其学术兴趣的形成。
维也纳医学院的学习经历及其对心理学的早期影响。
1.2 从神经病学到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作为神经病学家的实践及转向心理学研究的契机。
精神分析的初步构想和实践方法的探索。
第二章:精神分析的基石:《梦的解析》
2.1 梦作为研究的途径
弗洛伊德对梦的功能和意义的理解。
梦在揭示潜意识活动中的作用。
2.2 解梦的技术与象征主义
自由联想方法的提出与实践。
梦的象征意义及其在精神分析中的应用。
第三章:自我结构:本我、自我与超我
3.1 本能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本我的概念及其在人格结构中的基础作用。
本能与道德、社会规范之间的矛盾。
3.2 自我及其调节功能
自我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互动。
自我在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调解策略。
第四章:心理防御机制
4.1 防御的必要性
心理冲突对个体稳定性的威胁。
防御机制在维护心理健康中的功能。
4.2 常见的防御机制
如“压抑”、“投射”、“否认”等机制的详细介绍。
防御机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显现。
第五章:精神分析的治疗方法
5.1 精神分析的过程与技术
治疗关系的建立及治疗过程中的移情与反移情现象。
自由联想、释梦等技术的应用。
5.2 精神分析的治疗目标
缓解症状,提升个体自我认识的深度。
帮助个体解决内在冲突,实现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