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军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2013年07月01日
《神堂记忆》是一本关于中国乡村历史、权力与道德的深入研究之作,作者景军通过对甘肃大川的细致考察,揭示了当地人在面对个人的遭遇和社区的挫败时,如何坚韧不拔地生活下去。书中不仅讲述了人们在政治迫害、经济萧条和文化中断等重重灾难中的苦难经历,更展现了他们如何处理这些灾难,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信仰和希望。通过对大川的历史与现状的生动描绘,景军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中国乡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乡村人民在面对逆境时所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道德力量。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乡村的深刻洞察,也是对人类生存与抗争精神的有力诠释。
可滚动、双指缩放查看
第一章:导论
关键点:
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正经历剧烈的变迁。
研究对象:位于甘肃永靖县的大川村及其村民。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村民如何集体回忆和构建历史,探讨社会记忆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大川的过去
小节:
大川的地理:黄河沿岸,多山的地形。
村庄历史:自明朝起就有明确记录,历史上曾有过显赫的地位。
家族结构:以孔氏家族为主的聚居模式。
权力中心:孔庙及其管理者——世袭的孔家人。
农业经济:依赖黄河水灌溉的农业种植。
宗教文化:敬奉孔子,每年举办孔诞庆典。
第三章:孔庙的重建
小节:
历史破坏:文化大革命期间孔庙被用作学校。
重建过程:90年代村民自愿捐款重建孔庙。
文化复兴:孔庙重建被视为文化传统的复兴。
社会凝聚:重建工程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合作。
第四章:神堂记忆中的历史
小节:
洪水记忆:对黄河历次洪水的集体记忆。
政治变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运动记忆。
记忆筛选:哪些历史事件被记住或被遗忘。
记忆建构:村民如何在记忆中加入解释和情感。
第五章:结论
关键点:
社会记忆的功能:作为社会认同和精神支持的工具。
国家与地方的交织:地方记忆如何受到国家历史叙述的影响。
文化自觉:村民通过记忆维护和发展本地文化的意识。
列出书中引用的所有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